楊國香
摘 要: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企業的財務安全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內部風險控制制度,加強財務活動風險管理,進行科學決策,有效降低風險危害程度。
關鍵詞:企業 財務風險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9-179-01
企業的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個環節問題,都可能使風險轉變為損失,導致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財務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企業必須積極面對財務風險,建立健全內部風險控制制度,加強財務活動風險控制,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為企業創造最大的收益。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種類
企業財務活動,一般分為籌資活動、投資活動、資金營運和收益分配四個方面。相應地,財務風險也就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營運風險、收益分配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具體表現形式
(一)資本結構不合理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長期資本構成及其比例關系。資本結構的不合理將使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由于很多企業自身資本有限,市場競爭激烈,要在嚴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實現快速發展,很多企業不得不通過銀行貸款解決問題。從企業負債結構來看,長期負債較少,短期負債過多,企業對銀行的依賴較大。企業過分依賴銀行,當出現支付危機時,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用而加大其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資成本加大。
(二)投資缺乏科學性
企業投資包括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在對外投資上,很多企業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盲目投資,導致企業投資損失巨大,從而財務風險不斷。企業對內投資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過程中,很多企業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加之決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不真實以及決策者決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資決策失誤頻繁發生,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這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
(三)資金回收策略不當
現代社會企業間廣泛存在著商業信用。一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占有率,大量采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從會計核算的角度看,這可以增加企業利潤,但相當多的企業在信用銷售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不夠,盲目賒銷,造成大量應收賬款失控,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資產長期被債務人和存貨占用,使得企業缺少足夠的流動資金進行再投資或歸還到期債務,嚴重影響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規范
股利分配政策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分配方法的選擇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狀況的判斷和企業的聲譽,從而影響企業資金的來源,也可能影響企業潛在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如果企業的利潤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結合企業的實現情況,不進行科學的分配決策,必將影響企業的財務結構,從而形成間接的財務風險。
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風險管理機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要求企業必須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組織機構并對風險實施及時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業的財務風險實現組織化運作,才能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真正的規模運行。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實現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形成完整的決策機制、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在進行投資風險決策時,既要敢于進行風險投資,以獲取超額利潤,又要克服盲目樂觀和冒險主義,盡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資風險。在決策中追求收益性、風險性、穩健性的最佳組合。其次要建立監督控制機制,特別要加強授權批準、會計監督、預算管理和內部審計。再次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作用,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如建立健全授權控制、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會計記錄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全控制,風險控制、內部報告控制、電子信息技術控制)及是否有效執行及時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抓住關鍵控制點,有效控制風險。
(二)加強企業財務活動風險控制
1.籌資風險控制。企業籌集資金渠道有兩大類:一是所有者投資,如增資擴股,稅后利潤分配的再投資;二是借入資金。對于借入資金而言,企業在取得財務杠桿利益時,實行負債經營而借入資金,從而給企業帶來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和收益不確定性。因此,必須嚴格控制負債經營規模。
2.投資風險控制。企業通過籌資活動取得資金后,進行投資的類型有三種:一是投資生產項目上,二是投資證券市場,三是投資商貿活動。然而,投資項目并不都能產生預期收益,從而引起企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降低的不確定性。在進行投資風險決策時,其重要原則是既要敢于進行風險投資,以獲取超額利潤,又要克服盲目樂觀和冒險主義,盡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資風險,在決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種收益性、風險性、穩健性的最佳組合。
3.資金回收風險控制。財務活動的重要環節是資金回收。應收賬款是造成資金回收風險的重要方面,應收賬款加速現金流出。它雖然使企業產生利潤,但并未使企業的現金增加,反而還會使企業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墊付未實現的利稅開支,加速現金流出。因此,對于應收賬款管理應在以下幾方面強化:一是建立穩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確定客戶的資信等級,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三是確定合理的應收賬款比例;四是建立銷售責任制。
4.收益分配風險控制。收益分配是企業財務循環的最后一個環節。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兩方面。留存收益是擴大投資規模來源,分配股息是股東財產擴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矛盾。企業如果擴展速度快,銷售與生產規模的高速發展,需要添置大量資產,稅后利潤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潤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當水平,就可能影響企業股票價值,由此形成了企業收益分配上的風險。因此,必須注意兩者之間的平衡,加強財務風險監測。
在金融動蕩的今天,企業如何生存和發展,這是每個企業都將面臨的問題。企業只有通過建立健全內部風險控制制度,加強財務活動風險控制,從整體上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權衡財務風險與其有可能帶來的收益,規避財務風險提高收益,才可以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司.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西山煤電集團公司官地礦選煤廠 山西太原 030022)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