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輕模式后危機時代9大管理創造
策劃:周建華陳振燁
項目組:沈偉民黎沖森鄭曉芳馬建勛魏薇周鳳姣唐振偉
4萬億投資,7萬億天量信貸,相當一部分涌入了樓市、股市,催起新一輪泡沫。中國經濟到底得了什么病,以至于做實業不賺錢,只好炒樓炒股?中國企業到底得了什么病,以至于跟炒樓炒地皮相比,辦企業利潤微薄得可憐,慢得可怕?明清時代,中國人有錢就買地,蓋宅子,做地主,不投資于工業,這導致中國錯失發展近代工業的先機,大大落后于西方;如今,中國富人有錢就炒樓炒股,不愿投資于高科技行業;為什么中國人還要重蹈古人覆轍,不設法建立幾個在全球有競爭優勢的現代工業?

答案只有一個:中國產業結構不合理,制造業產能過剩,品牌缺失,技術含量低,在全球產業鏈中,沒有發言權,沒有優勢產業;企業商業模式陳舊,更多依靠投資拉動、低價勞動拉動、資源投入拉動,同質化低價格競爭;管理效率低下,產品開發周期過長,人力冗員沉積,成本冗雜,組織結構龐大,營銷體系遲鈍;投融資模式粗放簡單,風險大;官僚主義在企業盛行,創新氛圍不足,效率低下。
一句話,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出了問題。過往的“高投入、低產出、低效率”的粗放發展模式,即“重模式”失效。
后危機時代,需要管理變革。中國企業必須實現向“輕模式”的轉變,需甩下包袱,拋棄笨重,輕裝前進,以輕求快,以快求勝。與“重模式”相反,“輕模式”的核心特征是,以最優的競爭策略,確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最大的競爭優勢;以最少的有形資產投入,獲得最大的經濟回報;以最小的成本投入,獲得最高的管理效率;以最簡化的組織結構,換取最高的組織效率;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高的投融資回報;以輕奇特的策略,實現最有效的國際化擴張。
輕模式,不等同于互聯網上的輕公司,它具有對中國企業更加深遠、更廣闊的含義,由“九輕”組成:
1. 輕型領導者思維。曾經輝煌的中國企業領導者,在危機中傷痕累累,要放下包袱,歸零心態,接受、面對、處理、放下,輕松前進。跳出常規慣性思維,用創新做法,以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輕型管理模式。剔除大企業的種種弊病,用最低管理成本,獲得最高的效率;以最低研發成本,獲得最高科技成果;以最低組織成本,獲得最大管理效益;以最低營銷成本,獲得最大品牌效益。最終的目標,是使組織如功夫高手一樣,內功深沉,身輕如燕,能敏捷靈活應對未來可能的危機。
3. 輕型商業模式。避免過度資產投入,避免大而全模式。要發展低固定資產投入高產出,低資源投入高智力投入的輕型商業模式,強調“人”而非資產的因素;發展“輕、奇、特、專”的商業模式,實效投入少(相對少而非絕對少)見效快,使用較少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回報,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4. 輕型投融資模式。在大型國企錢淹到頭頂時代,采取風險最小收益最穩定可期的投資模式;在中小企業缺錢嗷嗷待哺時代,中小民企采取創新的、靈活高效的“輕型融資模式”。
5. 輕型國際化模式。把全球資源看做是公司資源,什么都可以為我所用。過去中國企業走出去,經常是買下整個公司,輕型國際化策略,是以最小的代價,最小的風險,得到中國企業最需要的東西:品牌、技術、渠道、人才等。
6. 輕型產業結構。采取“輕奇特”產業發展模式,發展若干個在全球分工中,具有領先優勢的新興產業,不拿中國短板死扣跨國公司和歐美發達國家既有的優勢產業,投資于員工教育和研發,變中國低成本勞動力優勢為人力資源大國優勢。
7. 輕型營銷體系。利用唐?舒爾茨的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在品牌塑造中,強調客戶個人的品牌體驗,強調利用新媒體進行互動式營銷,而不是像傳統營銷模式,僅僅靠投入重金砸廣告,把廠商自己的意見強加給消費者。強調精準營銷,推拉相結合的營銷,以最少營銷投入,獲得最大品牌資產回報。重視品牌提升,通過品牌塑造,打造具有持久商譽的企業,打造利用最少有形資產的、品牌型的“輕資產”企業。
8. 輕型創新體系。企業在創新中,往往有不可承受之重:繁雜的官僚體系,固化的創新套路,過多的上司干預,給創新戴上了沉重的鐐銬。如何使創新步伐變輕?要拋棄家長式管理,創造兄長式企業文化;要實施簡單化管理,解決一個員工有N個老板的組織結構,明確一個員工只對一個上司負責,讓員工不必過多考慮企業政治,專注于業務。通過打碎官僚體系,營造輕松活潑、平等互動的企業創新體系。創新體系要“輕”,只對客戶負責而不是對官僚機器負責。
9. 輕型戰略體系。輕型戰略體系,首要是避免犯別人已經犯過的錯誤,反思和借鑒,大大降低了因戰略失敗而付出的成本。并購、綠色、社會責任、員工教育,是企業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短期來看,企業要付出沉重的成本。但長期來看,成本是少的,回報是可持續的,成本結構是輕的。
后危機時代,9大模式,代表了中國式管理的9大創造。靠國家投資拉動經濟,只能一時,不能長久。惟有變革管理模式,著手管理創造,提升商業效率,才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