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亞·羅蘭
自我開始從影起,我就出于自然的本能,知道什么樣的化妝、發型、衣服和保健是最適合我的。我誰也不模仿。我不去奴隸似的跟著時尚走。我只要求看上去就像我自己,非我莫屬;我認為要做到這一點,不能依靠奇形怪狀的或追求時尚的整容,而只需把自然賦予我的一系列不規則的組合──高鼻、大嘴、瘦頦、高顴略加修飾就可以了。起初,我嘗試著用濃妝。我變換眉毛的形狀,每星期變換頭發的顏色,從金黃到淡紅到烏黑。這些都說明我對自己沒有信心。我不知該怎樣打扮,或者說我不真正了解自然給我的容貌。許多人把濃妝作為掩蓋自己的面具,尤其是年輕婦女。我體會到,過多的化妝使一個女人的面容蒼老,甚至能破壞她臉上的表情。
在研究了我的銀幕形象和呆照后,我開始發現我的外形太人工化了,如果我能盡量使我的臉型保持原來的形狀,效果準能好得多。所以,我停止變換發色的實驗,盡量少用化妝品。在銀幕上我用的化妝品甚至比日常生活中用的還少,因為在銀幕上我愈顯得自然,就愈能打動觀眾的心。但即使銀幕下的化妝我也減少到最低限度。我把重點放在我的眼睛上。我認為我的眼睛長得最好,所以我把上眼瞼描黑,再沿著下眼瞼畫一條頭發似的細紋,兩頭和上眼瞼的弧線相連。我希望不用唇膏,但辦不到,因為我的嘴唇太黑,我的一張沒有唇膏的相片,反而像涂了深色唇膏。
我還發明了一種畫小的嘴唇的唇膏使用法。我只用嬰兒油當護膚品,其他一概不用。
我深信外表美是和內心美有直接聯系的。眼睛不美并非單純由于太大或分得太開,同時也由于它們反映了一個女人發自內心的某些東西。我的眼睛就是我靈魂的一面毫發不爽的鏡子。如果你熟識我的話,你就能從我眼睛的表情里分辨出我是喜還是憂,是焦慮還是平靜,是厭煩還是興致勃勃。
我堅信凡是能幫助一位婦女克服對老年的恐懼心理的措施都是值得一試的。當然,按年計算的年齡往往和一個人的智力年齡、形體年齡和精神年齡大相徑庭。年齡是你的一種自我感覺。我特別喜歡有一次一位法國男人在這個題目上對我說的話:“女人從三十五歲到四十五歲便老了。而某些女人在四十五歲時像著了魔似的一下變得美麗、成熟、熱烈——一句話,精彩了。酸溜溜的東西沒有了,代之以嫻靜。”
當我說女人應當保持自然時,我并不是指她們不應當使用化妝品,或者不應當盡可能地使自己容光煥發。但化妝也好,其他美容措施也好,只能順乎天然的容貌,而不應當違反自然的意愿。過分的濃妝永遠不會吸引人。我甚至敢說,應當珍愛自己形體上的缺陷,與其去消除它們不如改造它們,讓它們成為惹人憐愛的個人特征!
我從不進美容院。我討厭他們那里的嚼舌頭的風氣,并且時間浪費太大。美容院能為我做的一切,我能做得更好。當然有些女士們比較懶,有的存心去消磨多余的時間,但絕大多數理發師和美容師寧可按他們熟練的式樣為你化妝而不愿根據你的特征為你精心設計。我承認由于我是一個職業女演員,我有機會學會一些普通婦女學不到的美容知識,但我確實認為,如果你真想自己化妝,你只要像我那樣多多研究自己的優缺點,做些試驗,你一定會收到比上美容院更好的效果的。
衣服的原理亦然。
另外再警告一句:不要因為這件衣服在時裝雜志上十分動人而匆匆忙忙地上街去購買。穿那件衣服的模特兒是身高五英尺十英寸,平胸,而且幾個月來除乳酪和大豆外什么也不吃。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類人物。它們代表你的個性。一個和你會面的人往往自覺不自覺地根據你的衣著來判斷你的為人。問題不在于你的衣服是否貴重;它們的式樣,顏色,以及穿著的方式──那才是必須考慮的。一件樸素的印花衫可能比一件出于時裝設計名家之手的長袍更瀟灑──這主要看誰穿。自然,如果經濟上很寬裕,你對式樣的質料可以有更大的選擇余地,但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使自己漂亮,這是一個趣味問題。培養趣味和學習外語有點相似。衣服方面的高級趣味反映了一個人的健全的自我洞察力,以及從時新式樣選出最符合個人特點的式樣的能力。式樣今天流行這種,明天流行那種,狂熱時起時落,衣裙忽短忽長,沒有一種靠得住的一成不變的式樣。你唯一能依靠的真正實在的東西,說來也許顯得抽象,就是你和你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你對自己的估計,以及你愿意成為哪一類人。
新時裝登場時,我采取非常謹慎的態度。我喜歡時新的裝束,如果現在流行的是淺色的直統式衣服,我當然不樂意再穿古板的學生裝似的衣裙上街,但多年來,我衣服的基本式樣變化很小。我對待衣服就像對待自己一樣忠貞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