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阿聯酋特派記者 郝珺石
11月15日,第11屆迪拜航展正式開幕。來自全球50個國家的900名展商將在接下來的5天里集中參展。盡管金融危機使全球民用航空業一片蕭條,但是由于中東局勢的持續緊張,中東已成為各國軍用飛機企業的最后樂土。
美國F-22戰機的出場吸引了不少眼球。在幾個月前的巴黎航展上,F-22爽約沒有參展。此次高調重現迪拜航展,顯示出美國對中東市場的重視。法國國防部長莫蘭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法國正在與阿聯酋商談“陣風”戰斗機的出口合同,“進展非常順利”。參加航展的俄羅斯國營武器出口公司負責人稱,中東國家對蘇-35,蘇-30MK2,米格-35,米格-29等戰機非常感興趣,俄羅斯除了優先考慮與阿聯酋、約旦、伊朗、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和埃及等傳統軍貿伙伴合作外,還將發展其他潛在中東客戶。
其他的大買家還有科威特和阿曼,兩國目前正在進行空軍裝備的更新換代。沙特也在考慮增購歐洲“臺風”戰機,并和波音公司進行談判,準備購買F-15戰機。半島電視臺報道稱,“中東可能已經成為最后一塊愿意花錢的土地”。
航展的舉行地緊鄰波斯灣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在這里登高可以遙望伊朗。特殊的地理位置暗合業內人士看好此次航展軍機銷售的原因。中東軍事評論人瑞亞德·杜拜認為,“只要伊朗問題沒有解決,那么中東的軍備競賽就會一直進行下去”。也有媒體對此次航展持謹慎態度,認為相比于2007年迪拜航展總額1550億美元的下單量,今年可能會有所下滑,畢竟中東產油國對金融危機更為敏感。
中國首次派出的L-15“獵鷹”高級教練機,在航展上也引起了高度關注。迪拜當地的《航展新聞》特刊中,甚至將L-15的報道排在F-22之前,文中稱,L-15與韓國的T-50、意大利的M-346共同競爭國際高級教練機市場,展示了中國向世界市場提供全系列教練機的能力。▲
環球時報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