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君
摘要:在會計信息質量研究中,利潤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信息,利潤的質量研究是會計信息質量研究中最典型的代表,如何恰當評價利潤質量,就是廣大信息使用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利潤信息質量研究
一、利潤的本質及利潤質量的內涵
(一)利潤的本質及功能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期間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即收入與成本(費用)相抵后的差額,它是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最終要素。要弄清利潤的本質含義,必須理解收入、成本和利潤的內在關系。
利潤實際上是一個尺度,它度量企業為顧客創造的價值大于企業使用經濟資源價格(即成本)的差額。如果顧客愿意支付給企業的價格,低于企業使用資源的成本,企業就虧損了。
商品或服務的價值取決于它對于顧客的邊際效用。通常情況下,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企業能夠為顧客創造價值,并且這個價值一般要超過該企業所付出的成本。在這里,企業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成本構成了“供給價格”。商品或服務對于顧客的邊際效用構成了“需求價格”,二者通過市場博弈產生了“市場價格”。成本與市場價格之間就可能有一個差額或超額價值,這個差額就是利潤。所以。利潤的本質含義就是這個超額價值。
對于企業來說,能否真的實現利潤。取決于企業對于資源的有效利用。也就是說,利潤大于零,說明資源用于企業創造的價值要高于其他企業,即本企業的經濟資源配置較優,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反之,利潤小于零,說明本企業的資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資源浪費??梢?,利潤是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指示器,它指引人們把有限的經濟資源用于最有價值的地方。正因為如此,利潤也是理性經濟人決策的基礎,對企業利潤進行質量分析意義重大。
(二)利潤質量的內涵
對于質量的含義,很多專家學者有過論述。隨著ISO9000標準在企業的廣泛應用,ISO9000關于質量的定義逐漸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在IBO9000中?!百|量”被定義為: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在這個定義中,所謂的“固有特性”,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來就有的、尤其是那種永久的特性,如產品的適用性、可信性、經濟性、美觀性和安全性等等。它是指與“賦予的特性”相對應的。
所謂的“滿足要求”,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符合給定的標準要求,如產品的規格、尺寸、誤差等,通常是定量化要求;二是指滿足顧客期望,如產品的滿意度,服務的態度,通常是定性化要求。
依據上述理解,利潤的質量是指利潤信息的固有特性滿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程度。這種滿足程度又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利潤概念本身的判斷標準,即利潤信息本身固有的特性;二是信息使用者對利潤信息的期望。
通常說來,利潤質量較高的含義是指:企業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二、利潤質量評價的一般原則
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有助于促進企業利潤信息質量的提高。為此,我們有必要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利潤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在進行設計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目標導向原則
利潤質量的衡量標準應體現會計目標的要求??梢哉f,作為會計信息質量評價體系的核心內容的利潤質量評價。是會計目標的具體化,是進行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依據,它直接制約著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進行和會計目標在會計工作中的實現,具有很強的導向性。企業利益相關者是會計信息的使用主體,會計信息質量的優劣主要通過信息使用者的反映體現出來。因此,在設計指標時,應當站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立場,維護報表使用者的利益。
(二)客觀性原則
影響利潤質量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如壞賬損失),又有內部因素(如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既有客觀環境的因素(如市場景氣狀況),又有微觀個體的因素(如產品的生產成本);等待。因此,在設計評價指標時,應客觀地、公允地反映利潤質量的真實情況,使得評估結果具有更大的可信度,更有使用價值。
(三)全面性與重要性相結合的原則
利潤質量評價是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應滿足層次性、全面性的要求,要能夠從多角度、多層面觀察、分析、評價會計工作,不能遺漏關于會計工作的任何重要方面的情況,使得評價活動更具體、更完整、更有實用價值。
然而,過于全面的、面面俱到的指標評價體系不僅會給評價工作帶來不便,還會使會計信息質量評價變得模糊不清,不利于圍繞核心問題展開評價。因此,所設計的評價指標應遵循全面性與重要性相結合的原則。
三、利潤質量評價指
(一)利潤的真實性是利潤質量評價的基礎
企業利潤的核算必須以客觀的、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基礎進行,在核算中必須嚴格遵循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做到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可靠,真實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利潤的真實性是信息有用性的前提,因此,利潤質量評價應以利潤真實性分析為基礎。利潤的真實性取決于收入、成本、費用的真實性,由于收入、成本、費用的真實性的查證需要依據許多詳細的原始憑證,外界信息使用者難以獲得此類資料,因此,只能從報表反映的數據中進行粗略分析。能夠大致反映利潤真實性的指標主要有:收益現金比率、銷售收現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投資收益現金回報率、現金營運指數。
(二)利潤的穩定性是利潤質量的內在要求
利潤穩定性是指公司連續幾個會計年度利潤水平變動的波幅及趨勢。它表明企業利潤水平變動的基本勢態,最終表現的是關于企業盈利水平或利潤總額的穩定性。利潤穩定性取決于公司業務結構、商品結構、服務質量等方面穩定性,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
一是指隨著時間的延續或者在不同的會計期間。利潤總水平總是圍繞某一數值上下波動,而且波動的幅度極小。這種穩定的利潤,在理論上表現為一種常數穩定性,數額基本沒有變動。
二是在企業實際財務運作中,由于企業經營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即保持必要成長性來實現企業擴大再生產,因而,以這一常數作為企業目標利潤的下限基礎、螺旋式上升被認為是利潤穩定性的重要標志。
三是指獲取利潤的持續性,持續性也是企業綜合素質和競爭力的體現,利潤的持續性越強,其質量就越高。利潤持續性主要表現在利潤的時效性結構上。利潤時效性反映不同利潤持續的可能性。主要體現在營業利潤、經營性利潤所占的比重。
公司管理當局可以通過造假等手段來粉飾財務報表,報告較高的收益,但卻很難在較長時期內維持較高的收益水平,也很難在經營活動中產生較大的現金凈流入量。因此,在評價利潤質量時,必須考察利潤的發生或增長是否具有穩定性。能夠大致反映利潤穩定性的指標主要有:現金流入量結構比率、利潤波動率、營業利潤比重、經營性利潤比重。
(三)利潤的增長性是衡量利潤質量高低的標志
利潤的增長性是指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企業的未來獲利能力是信息使用者最為重視的,尤其是企業的股東。股東們重視對利潤的分析,因為他們的股息是從盈利中支付的;對于債權人來說,未來的獲利能力也很重要,因為未來的獲利能力是其決定是否與企業長期合作的依據。因而我們在評價企業的利潤質量的時候,人看當前獲得能力的大小是遠遠不夠的,不能為科學的決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一個企業雖有真實、穩定的收益,而沒有利潤的增長,仍然無法滿足股東、債權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與一般的盈利能力評價不同,評價利潤增長性不僅要從銷售能力、資產管理、股東回報等人手,更要從盈利增長點、發展潛力、企業競爭力手入;不僅要看企業的營運能力、獲利能力,更要看企業的市場控制能力、技術創新能力。能夠大致反映利潤增長性的指標主要有:銷售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資本積累率、股利增長率、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銷售網絡覆蓋率、技術創新投入率、新產品產值率、人力資本指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