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超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顯著。但因其自身特點,普遍存在管理基礎薄弱。內部控制缺失或失效等問題,進而阻礙其發展壯大,甚至影響其生存?;诖耍疚难芯苛酥行∑髽I內部控制的現狀,分析了典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希望對中小企業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其作用和地位隨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日益突出。但在發展的同時,有相當一部份小企業倒閉,其主要原因是內部控制失效。內部管理混亂,成為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因此,研究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一、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
(一)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嚴重不足
很多中小型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還停留在較原始的階段。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內部監督,是做給別人看的。或者認為強化內部控制就是增加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的目標和方法不明確;或者認為由于受規模、財力和人力的限制很難進行內部控制。
(二)會計制度流于形式
會計處理不規范。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具體表現為:隨意編造虛假的會計信息。一些單位或因為內部管理松弛而削弱了會計基礎工作,賬目混亂,財產不實,或為了掩蓋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任意偽造、變造虛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認為做賬不過是為了應付各主管機關的檢查。擺樣子:無視會計法律法規的存在,有章不循、執法不嚴,使會計制度失去了剛性和嚴肅性,流于形式,紙上談兵。
(三)沒有充分認識到內外審計的重要性
現行的內部審計帶有濃厚的行政命令色彩。這種過多依靠行政干預建立起來的內部審計機構很難受到企業重視。被調查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多從財會部門轉來,而且一般未經過專門培訓。缺乏審計專業知識。這種情況下組建起來的內部審計很難發揮其應有作用。而外部審計包括政府審計、社會審計,政府審計帶有目的性、強制性,主要是針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很難顧及到中小型企業特別是中小型的民營企業,而外部審計對企業的內部控制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不完善
目前。有些中小企業開始認識到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也建立了相關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從總體看。仍缺乏科學性與連貫性,致使會計控制難以發揮應有的功效。如有的企業仍習慣于甚至滿足于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只偏重事后控制而忽略了事前預防控制,沒有建立自我防范與約束機制,實際工作中通常是待違紀違規行為發生后設法堵塞或予以懲罰,這樣就導致內部成本較高。收效甚微。使會計控制失去效力。
(二)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內部管理職責不清
中小企業因用人不足,工作無法分工,一個人常要分擔多種工作。所以按照功能劃分部門、確立權責、工作分工及相互制衡的管理辦法實施起來相對比較困難。因此崗位設置缺乏牽制性。對于會計機構,一方面,有的企業干脆不設置會計機構,會計、出納都由一人兼任;另一方面。有的企業即使設置會計機構,一般也是層次不清,崗位責任制不明確、不落實,缺乏行之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和會計監督制度。會計機構無法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真正的地位和作用。
(三)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為加強監督。我國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在內的企業外部監督體系,但如此龐大的監督體系對中小企業的監督效果卻不盡人意。中小企業出于成本費用等因素極少考慮設立內部監督機制。隨著企業發展,即使有些企業設立了內審機構,但得不到重視與支持,再加上內審人員業務素質低,不適應工作的需要。從而導致企業內部監管不力,種種監管形同虛設。
三、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首先。要實行預算控制。企業的經濟業務一般情況下須由工作人員編制預算,并報經領導批準后方可執行,企業編制的預算必須體現其經營管理目標,并明確責權。嚴格執行。其次。要實行實物控制。企業的資產是內控管理的主要對象。為防止企業資產被擠占、挪用和貪污,企業應嚴格控制對實物資產的接觸,定期進行財產清查,做到賬實相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再次,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會計系統。
(二)完善內部控制環境
第一,逐步完善與積極推行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消除制度的盲區逐步實現有章可依、有章必依。使公司的內部控制系統步入正常運行的軌道。第二,逐步由制度形成習慣,全體公司員工積極主動地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第三,建立合理、良好的組織機構。重視員工的發展。規范企業文化,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為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提供環境保證。
(三)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首先企業應加強管理者代表檢查公司財務、對中高層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和章程等行為進行監督的作用。其次要建立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在企業一線“供產銷”全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制度,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第二設立事后監督。即在會計部門常規性的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其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第三建立直接對董事會負責的審計機構,保持其相對獨立性。確保出具較為客觀、真實的報告。
四、結束語
為了能實現保護資產安全,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建立風險控制系統,強化風險管理,維護經營安全的內部控制目標,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企業必須做好內部控制工作,為實現其長遠戰略目標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