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浦
鶴崗同其他城市一樣,正承受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但是,每一場大的危機也都孕育著大的發展機遇,特別是為后發地區帶來跨越趕超的契機。當前,我們就是要充分抓住中央和省出臺的保增長、促發展的政策機遇,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大經濟區”的戰略構想,緊緊抓住結構性問題長期制約整體經濟快速發展這一主要矛盾,借助勞動力成本較低、原材料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在上項目、調結構、上水平、促發展上做足文章,確保在促進鶴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上有更大的作為。
鶴崗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長期以來經濟結構相對單一,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發展后勁明顯不足,經濟發展也一直沒有形成接續替代產業多元拉動、多元支撐的格局。為此,近年來鶴崗市確定了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市情特點的發展戰略。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升增速為重點,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人才、科技和資源為保證,堅持工業立市戰略思想和“兩大基地、六大產業”戰略方向不動搖,把傳統產業做強,把新興產業做大,通過對資源的深度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提高產業、產品的競爭力,切實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經濟優勢,努力通過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建設多元產業,實現由單一的煤炭經濟向多元經濟轉型,由單一的煤炭城市向綜合性城市轉型。

一、以深度開發煤炭資源項目為依托,大力發展接續產業
(1)在煤——焦——化產業鏈上,規劃建設300萬噸焦化產能、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聯產10萬噸甲醇項目、25萬噸煤焦油深加工項目,形成苯、苯酐、蒽酚萘油、炭黑、瀝青等系列產品。(2)在煤——氣——化產業鏈上,重點建設中化工程集團240萬噸甲醇項目一期60萬噸大顆粒化肥和60萬噸甲醇、龍煤集團60萬噸合成氨104萬噸尿素、鶴翔煤化90萬噸焦化10萬噸甲醇項目,力爭兩年內建成并投產達效;再用三至五年時間,建成深度開發二甲醚、烯烴、甲醛、甲醇蛋白、碳酸二甲酯、醋酸乙酯等甲醇下游產品。(3)在煤——電——高載能產業鏈上,在現有135萬千瓦發電能力的基礎上,建設220萬千瓦發電裝置(華能鶴崗電廠120萬千瓦三期工程、鶴礦集團100萬千瓦矸石熱電項目),使全市裝機容量達到360萬千瓦。在此基礎上,規劃建設利用熱電聯產的蒸氣年產10萬噸乙醇項目、年產5萬噸谷氨酸項目和石墨電極等高載能項目和實施城市電氣化工程。(4)在煤層氣開發產業鏈上,根據鶴崗市煤層氣的儲量和品質,主要是加快燃氣和化工利用,重點規劃建設16萬噸成品油間接液化裝置和城市居民燃氣使用工程。
二、以深度開發農、牧、林資源項目為依托,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鶴崗區域擁有700萬畝耕地,生態優良,糧食生產能力近50億斤以上,是黑龍江省水稻、大豆主產區,且黑龍江東部四大墾區之一的寶泉嶺農墾分局位居鶴崗,發展現代農業得天獨厚。在大米深加工上,進一步整合區域大米加工企業和綠色優質大米品牌,著力發展優質大米及大米蛋白、米糠油等系列產品,使大米加工能力達到400萬噸,兩年內開始研制開發谷維素、甾醇、阿魏酸等米糠油下游產品。在玉米深加工上,以興匯公司百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為龍頭,著力發展玉米精深加工及其系列產品,全力推進20萬噸冰醋酸、5萬噸醋酸乙酯等酒精下游產品項目,遠期規劃玉米生產淀粉糖、味精、乳酸、檸檬酸、甘油等系列營養品和玉米塑料項目。在油脂深加工上,以九三油脂為龍頭,著力發展高檔食用油、卵磷脂等下游產品。積極推進大豆濃縮蛋白、大豆分離蛋白項目;規劃建設大豆生物蛋白及系列產品項目,使大豆實現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轉變。
三、以深度開發其他資源項目為依托,大力發展替代產業
一是加快發展新型建材。重點推進中國建材研究總院在黑龍江省唯一授權的膨脹聚苯板和膠粉聚苯顆粒保溫系統、神華節能墻體材料項目建設,著力發展新型高效催化劑、植物秸稈化工原料、生物降解材料等產品。二是加快發展石墨深加工。重點支持香港南海油集團對我市石墨開采企業進行并購整合,形成石墨年加工能力10萬噸,占全國產量的20%;出口5萬噸,占全國出口總量的33%;著力發展高純石墨、氟化碳高能電池材料和石墨在航天、化工等尖端領域的高端產品和新產品。
四、以深度開發生態優勢旅游線路為依托,大力發展旅游業
鶴崗具有界江、森林、石林、濕地、冰雪、人文、礦山、抗聯、墾荒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共有重點景區12個,其中AAAA級1個、AAA級3個、AA級2個。特別是黑龍江作為國內第三大河、國際最長的界江,是唯一沒有被污染的水系,龍江三峽是黑龍江段最為壯美的景觀;黑龍江中游是古黑龍江文明的源頭,又與俄羅斯文明、猶太文明在此交融,鶴崗的“一江春水覽中俄兩國三域風情”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鶴崗森林面積廣闊,原始森林物種齊全,被稱為“樹木的王國、植被的天堂”,鶴北聯營紅松原始森林是我國現存的三大紅松原始森林之一。為此,我們將以“鶴崗中俄界江游”被列入 “省北部風光特色旅游區”重點開發區為契機,加快建設以“兩峽一島”旅游線路為重點的“界江之都”建設,全力打造“界江之都”的國際品牌。同時,深度開發風光游、邊境游、生態游、養生度假游等旅游產品,使旅游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