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禮
人力資源是社會最重要的資源,是首要的生產力。在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力資源在經濟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市場競爭、經濟競爭乃至國際競爭,都集中體現在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競爭上。人力資源的數量、質量以及配置機制是醫院后勤經濟效益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醫院后勤部門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改進和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
醫院后勤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員工能夠為醫院創造更大的價值。美國心理學家佛隆在1964年提出的期望理論認為,當人們預期自己的行為將會達到某個期望的目標時,才會被激勵起來去達到這個目標。激勵,就是為每個員工提供追求的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手段,在滿足員工個人需要的同時,更好地挖掘員工的智慧、潛能和創造力。在過去一個較長的時期,我們主要依靠精神激勵;而近年來,又強調以金錢為代表的物質激勵。但是單純強調某一個方面都有偏頗,精神不是萬能的,金錢也不是萬能的。我們必須全面辯證地看待激勵,適度掌握各種激勵內容之間的關系。
第一,工資等物質是激勵的基礎,但不是唯一的激勵手段。本世紀初,有一種理論認為企業家的目的是獲得最大的利潤,而工人的目的是獲得最大限度的工資收入。因此,工人積極性背后有著經濟動機,在工作效率比往常提高的前提下,給予工人一定增量的工資激勵,結果是工人得到實惠,而企業增加了收入,方便了管理。這也是當今中國目前使用最廣的激勵形式。但如果進—步分析,這種形式致命的問題是,企業員工總是期待著工資的上長,只有不斷上長工資水平才能維持員工的積極性。當員工第一次增加工資時,會使得員工獲得極大的滿足,致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同時也會使員工產生對下一次增加工資的期望,如果不能再次增加工資,將導致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的降低。企業一旦贏利降低,后果可想而知。另外,純粹與金錢掛鉤,只能使員工與企業的關系表現為純契約的關系,難以形成關系密切的利益共同體。
第二,激勵應當既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又要滿足人們的社會性需要。1929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病理學教授梅奧進行了著名的霍桑工廠實驗。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實驗,梅奧等人總結出這樣的觀點:工作的物質環境和福利的好壞,與工人的生產效率井非有明顯的因果關系,相反,職工的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對生產積極性的影響很大。人是“社會人”,是復雜的社會關系的成員。要調動工人的積極性,還必須從社會、心理方面去努力。以前的管理理論認為生產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條件的制約;霍桑實驗證明了工作效率主要取決于職工的積極性,取決于職工的家庭和社會生活及組織中人與人的關系。以前的管理把物質刺激作為唯一的激勵手段,而霍桑實驗發現工人所需滿足的需要中,金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需要是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和歸屬感。因此領導者應能提高職工的滿足感,善于傾聽職工的意見,使經濟需要與社會需要取得平衡。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赫茨伯格提出了雙因素理論。該理論將金錢稱為保健因素,并指出我們不能指望只憑高工資就使員工全身心地投入,更不能指望有辦法使員工在工資水平很低的情況下能夠全身心地投人。人的行為取決于其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有層次的。層次由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滿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這些基本需要的基礎上,要注意滿足員工的高層次需要。
要注意滿足員工社交的需要,著力于培育良好的人際關系。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董事長小湯馬士·屈臣有這樣一段言論:世上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取代良好的人際關系及隨之而來的高昂士氣。要達到利潤目標就必須借助優秀員工的努力工作。但是光有優秀員工仍是不夠的。不管你的員工多么了不起,如果他們對工作不感興趣,如果他們覺得與公司隔膜重重,或者他們感到得不到公平對待,要使經營突飛猛進就特別難。
要注意滿足員工尊重的需要,在管理過程中尊重人、理解人。員工所追求的不外是地位、名分、權力、任、薪水的相對高低。對此,各部門應當建立人事考核制度、晉升制度、表彰制度、獎金發放制度、選拔進修制度、參與制度來滿足員工需要。信任是滿足員工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重要手段。要千方百計地使員工感到被信任。
要注意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使每個員工都感到體現了自身價值。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表現為在工作中能最丈限度地發揮自己所具有的潛在能力的需要:首先,工作富有挑戰性并且有意義;其次,有發展和使用他們的技能到最大限度的機會;再次,讓他們介人對自己的運作和工作目標有影響的決策。如果能夠在職員中樹立此種信念,醫院后勤工作將無往而不勝。
通過設立激勵機制,使成為利益的共同體、生存的共同體、發展的共同體。改善薪酬制度,強調各種獎勵的現實效果,通過外在物質激勵的滿足與完善激發內在積極向上的動機,使所有人員與醫院成為利益的共同體;加強員工真實的醫院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增強集體的抗風險能力,以共同的事業信念,促進醫院的生存發展,成為生存的共同體;為員工充分發揮才能開通渠道,提供合理的發展空間,通過員工才能的展現與提高,支撐其醫院的發展使醫院后勤成為發展的共同體。□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