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重心轉移 傳統職能弱化
本報特約記者 王子晗
在兩岸關系和緩的背景下,臺當局對大陸關注的重心由軍事轉向政經,這連帶其相關部門職能發生轉變。其中,使用傳統手段搜集大陸情報的“軍情局”,現在對大陸軍情掌握能量萎縮得只剩下1/4,而使用高科技手段的“國防部電訊發展室”則成為馬英九特別重視的對象。
據臺灣《中國時報》16日報道,臺當局高層官員透露,由于兩岸關系和緩,臺當局不再只注重大陸軍力發展,過去在國際上搜集大陸軍情極受重視的“軍情局”,如今對大陸軍情掌握的能量已萎縮到只剩下1/4。其傳統上以人力深入大陸獲取情報的作法,也早已被利用科技手段搜集情報的“國防部電訊發展室”取代,包括幾次大陸重大事件和對臺政策情資,幾乎都是由“電展室”最早掌握上報。據報道,“電展室”在馬英九上臺后深受“總統府”重視。原本該部門依臺“國防部”命令必須在去年11月將主任降編為少將級,但馬英九卻特別同意“電展室”維持中將級,甚至有意讓其在今年4月升格為“電訊發展局”,級別與“軍情局”并駕齊驅,只是后來礙于法令規定才未成行。有臺軍將領透露,馬英九去年9月巡視“電展室”后了解到這個神秘單位的情報搜集能量,如果真的讓“電展室”升格或擴編,因其掌握大陸情資的能力已取代“情報局”,再獲“總統”支持,恐將成為一只不受“國防部”控制的“大怪獸”,因此臺軍方以“組織法”為由不愿讓其擴編或升格。盡管受到馬英九的特別重視,“電展室”內部人員對本單位的未來并不看好,有人透露,“電展室”是科技情報的專業單位,極為封閉,基層專業人員除了少數轉進“國安局”外,其他升遷渠道很少,大多都在15年后就被迫退伍。
臺灣《全球防衛雜志》的資料顯示,臺“國防部電訊發展室”是臺軍的通信電子偵監系統,由前空軍電監中心及所轄30余個地面電偵、電監站所組成。監控范圍大致覆蓋中國大陸現有無線電和衛星通信頻率,并可掌握距臺灣500公里內的中國大陸各項電子通訊情報。“電展室”以截收大陸解放軍、武警各單位的電訊為主,內容大多是部隊移防、地空通訊等戰術性情報,但其破解、翻譯電報的能力較弱。▲
環球時報200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