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日前,一則“諾獎得主看好中國創業板”的消息引人關注。特別是在近來創業板市場跌跌不休的背景下,該消息似乎給創業板送來了救命稻草。在該消息見之于媒體的當天,創業板迎來了反彈行情。
創業板行情反彈自有其內在的原因。不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埃德蒙德·菲爾普斯看好中國創業板的言論,也確實給那些套牢在創業板上的投資者帶來了安慰與鼓舞。甚至一些對創業板持觀望態度的投資者,也因此動搖起來。
其實,投資者大可不必迷信諾獎得主,更不必把菲爾普斯的言論當圣旨。菲爾普斯看好中國創業板的言論實際上是今年10月27日在北京參加某論壇時說出來的。當時,在被問及10月30日中國創業板開市后的投資策略時,菲爾普斯表示看好中國創業板的長期投資價值和潛力,建議股民可以長期持有一些績效優秀的公司。由于該論壇并非專業的學術論壇,所以,菲爾普斯來到中國只是“串串門”而已。在一些外國人的眼中,中國是一個淘金之所。菲爾普斯雖然不存在“制作費用緊張”,但能夠“取之有道”地從中國拿些銀兩回去,總是美事一樁。因此,菲爾普斯來到中國后,說一些令中國人高興的話,這也是一種禮節,投資者大可不必當真。
而且,就菲爾普斯的身份而言,他本人無非就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而已。也許他在專業上有很深的造詣,但他顯然不是一個投資家。在投資方面,投資者可以崇拜股神巴菲特,也可以聽聽投資大師羅杰斯關于投資、家庭、女兒的演講,但菲爾普斯在投資方面知名度不高,對中國股市難免外行。
實際上,菲爾普斯的言論已經暴露了自己在投資方面的不足。雖然說“看好中國創業板的長期投資價值和潛力”的說法放之四海而皆準,但他“建議股民可以長期持有一些績效優秀的公司”卻露出了馬腳。菲爾普斯的這番話是10月27日說的,投資者如果聽信他的言論,在10月30日創業板開市時買進一些“績效優秀的公司”,短期的虧損恐怕就難免了,有的甚至還會長線套牢。因此,菲爾普斯的言論至少表明他對中國股市的瘋狂缺少了解。
并且,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即便是績優公司,也只有在價格合適時買進才有投資價值。如果不計成本高位買進,投資者一樣會虧損。如納斯達克最耀眼的明星股微軟,該公司1999年底時,股價漲至58.7美元,當時公司每股收益0.71美元。然而,到了2008年底,盡管該公司每股收益達到1.87美元,但此時股價卻只有19.1美元。因此,即便是績優公司也是不能胡亂買進、長期持有的。更何況,中國創業板只是剛剛推出,而創業板公司的成長性又有不確定性,投資者如何判斷哪些公司是績優公司呢?長期持有這些績優公司股票,菲爾普斯難道就不怕遭遇業績“變臉”?
所以,投資者大可不必迷信諾獎得主菲爾普斯,更不要因為他看好中國創業板就買進創業板股票。更何況,菲爾普斯看好的也只是中國創業板的長期投資價值和潛力,并非是創業板的現在。因此,在目前創業板的投資風險沒有有效釋放的情況下,投資者仍然沒有必要急于買進創業板股票。▲(作者是知名財經評論員。)
環球時報200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