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剛
饑餓思飽,居安思危。 10月16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評《中國一旦饑荒,世界無人能救》。這篇社評引起筆者的思考和深省。雖然如今我們已度過了糧食危機,但這并不表明糧食危機將不復存在。
目前,中國在糧食方面有兩個問題:一是糧食在餐桌上的浪費。筆者從北京的一些餐廳到外地小鎮的餐館,觀察到人們就餐的剩菜、剩飯很多,這是驚人而又令人驚心的浪費。每一天,在賓館、飯店、酒樓、餐廳等場所都有各種各樣的慶祝、紀念、聚會、結婚、宴請等活動,各種菜肴先上的基本上都能吃完,最后送上的菜肴只吃了一部分,或者原封不動。在全中國來說,每一天,每一餐,有多少這樣的浪費,實在是無法估量。只要是在公眾場所賓館、飯店、酒樓、餐廳的宴會,浪費糧食的情況是絕對并且驚人的。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許多家庭仍然保持著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勤儉持家。正因為我們全中國有一個個勤儉的家庭,才延緩了危機。
第二個是土地丟荒的問題。筆者在外地農村走訪時,經常看到因無人耕種而雜草叢生的田地,而不少村子里除了少數老人,也是空蕩蕩的。經過了解,筆者發現,不少農民認為種田不如進城打工。這不僅我們的盤中餐成問題,更重要的是,對土地的破壞在很多情況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土地丟荒導致糧食減產,雖然眼前無虞,但一旦有天災人禍,我們饑和飽只有聽天由命了。
16日,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開幕。據統計,全球饑餓人口已經突破10億,為40年來的最高值。中國擁有世界1/4的人口,一旦發生饑荒,不僅國家會動蕩不堪,國際秩序的穩定也也將受到巨大沖擊。切實保護好土地,也就是留住我們生存的命根。全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真理:肚子餓了才是真的!▲(作者是中央黨校學者。)
環球時報200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