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賽燕
英語新課標給英語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主戰場。要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切實落實新課程,必須聚焦課堂,追求課堂有效教學,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有效教學即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學。“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是不是有效,不是指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的任務,而是指學生對學習內容掌握的程度。教學有沒有效益,不是取決于教師教的內容多,學生做的作業多,教學占的時間多,而是看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的綜合表現。有效教學的著重點在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有效教學理所當然從課堂抓起。
英語教師要善于思考,在課堂上多動動腦筋,利用45分鐘,追求教學的有效、高效的理想境界。
一、改進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方法
1進行有效復習,夯實基礎
復習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英語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筆者堅持每節課花5到8分鐘進行復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每節課結束前明確第二天要復習的內容,第二天按照頭天布置的任務進行具體復習,復習內容以基礎知識為主。例如。詞匯的默寫、課文段落的背誦或復述、話題簡述等,其中詞匯默寫和課文段落的背誦作為復習的重點。詞匯默寫一次10至20個,及時批改,及時訂正,錯的只訂正三遍,第一遍抄,第二、三遍默寫,對于根本默寫不出的學生只要求正確地抄寫兩遍。一星期之后再把學生默寫錯的詞匯集中在一起在課堂上重新默寫,這樣就能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記憶。
通過復習,夯實了學生學英語的基礎,提高了學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2進行有效授課,及時消化
有效授課就是教師傳授知識,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使復雜的內容簡單化,通俗易懂,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消化、吸收知識,使課堂教學真正有效。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無優劣之分,只要適合學生、能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找到有效的方法之后再去做事,才會省時省力,效率倍增。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而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舞臺,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教師應使學生主動參與和整體參與。“填鴨式”、“滿堂灌”的高耗低效的教學方法不再適應新課程了。新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教學目標,感受成功。
(1)讓學生整體參與活動。英語教師布置教學活動時,做到學生人人有任務。牛津英語9A Unit3 Reading部分是關于學業與愛好之間的沖突以及如何處理的話題,學生很感興趣。筆者首先把學生劃分為以4人為一小組,然后明確4人的分工情況,一人說出煩惱,一人說出解決方法,另兩人則記錄內容,最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小組討論:
(a)As a teenager,do you often meet with some per-sonal problems?What are they?
(b)What will make you feel happy?What will makeyou unhappy?
(c)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have problems?
同時給予一些建議的句型讓學生組織:
“Perhaps you should/can… Why not?Youd beaer…Its a good idea to…”10分鐘熱烈的討論之后,讓小組發言,盡量讓每組有參與的機會。這樣加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開放和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及時消化新授知識。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不在于多,不在于深,而在于讓學生聽懂、理解以及能運用,讓學生明白重點、難點,在課堂上就能及時消化。
牛津英語Reading部分是每單元的靈魂,其它模塊都是圍繞Reading話題展開的。Reading部分掌握得好,整個單元就基本上沒問題了。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應抓住重點,化繁為簡,劃出重點短語和句子以及語法進行講解,然后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找其它段落里出現的重點短語和句子,最后請學生充當小老師,到講臺上講解,這種方法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進行有效的作業訓練,減輕課后負擔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布置的課外作業學生經常抄襲或不做,即使做了錯誤率高,字跡馬虎,教師很苦惱。與其學生抄作業,還不如把課外作業放到課堂上完成,既不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也不易產生反感。課內做作業,能夠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學生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問教師,教師針對普通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講評,及時答疑。
教師布置作業時,要精選內容,確保作業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和系統性。從而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業效果。作業的選擇必須聯系學生實際,緊扣當天的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布置。練習一方面以基礎知識為主,例如,詞組和句子的翻譯,用詞的適當形式填空或單項選擇;另一方面以理解能力的題目為主,例如,閱讀理解、完型填空或情景對話。題型多種多樣,但每節課只做一兩種題型,數量要適中,突出重點,靈活增減。學生做起作業來既輕松又能掌握課堂上所學知識,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減輕了他們的課后作業負擔。
二、遵循教學規律,組織課堂教學
根據學生生理特點以及他們注意力持久性的特點,45分鐘一節課的教學規律應當遵循。超過了這個度,學生就會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導致課堂秩序的混亂。有些教師喜歡拖課,下課鈴響了,仍津津有味地講授,精神可嘉。這樣做一般不能達到預計的效果。如何做到不拖課?這與教師的教學功底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時間來不及,寧愿留到下節課去講也不能拖課,因為守時是一種責任。教師應該準時上課,準時下課,按照教學規律組織有效教學。
三、賞識每位學生,尊重個體差異
每位學生都希望在課堂上得到教師的關注。教師的賞識。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得到賞識,可以讓他們充滿自信和動力。作為英語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一位詩人說過:“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請欣賞它的葉子;如果葉子不美,就請贊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請贊嘆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產生情感的沖動,那么你總該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謳歌!”教師應創造機會讓學生有施展才華的平臺,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及自身的價值,用心地去關注學生的點點滴滴。對待學困生要學會尊重和寬容,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寬容他們在學習上所犯的錯誤。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改正錯誤,用愛去包容他們,維護他們的自尊心。“羅森塔爾效應”證明,教師的期待與厚愛,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欣賞他們的進步,使學生體驗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成就感。
四、給予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學習
課堂上教師要多采用激勵性評價,即便是學習成績不好,回答問題出錯也不能挖苦。對學生的錯誤答案要做富有激勵的答復,如:“Great!Youve tried your best.”“Someof your answers are right”“If you work hard,you cando better”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因為有時候只是一句不經意的脫口而出的話。對于學生來說,也許就是一次成功的鼓勵,甚至是走向人生轉折的動力。
有效教學是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狀況、質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策略。廣大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它,并采取具體措施,落實到課堂,使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