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你年輕聰明、壯志凌云,你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渴望獲得名譽、財富和權力。因此你常常在我耳邊抱怨:
牛頓那個著名的蘋果為什么不是掉在你的頭上?
那只藏著“珍珠”的巨貝怎么就產(chǎn)在巴拉旺而不是在你常去游泳的海灣?
拿破侖偏能碰上約瑟芬而英俊高大的你總沒人垂青?
于是我想成全你,先是照樣給你掉下一個蘋果,結果你把它吃了。
我決定換一個方法,在你閑逛時將碩大無比的卡里南鉆石偷偷放在你的腳邊,將你絆倒,可你爬起后,怒氣沖天地將它一腳踢下陰溝。最后我干脆就讓你做拿破侖,像對待他一樣,先把你抓進監(jiān)獄,撤掉將軍官職,趕出軍隊,然后將身無分文的你拋在塞納河邊。就在我催促約瑟芬駕著馬車匆匆趕到河邊時,遠遠地聽到“撲通”一聲,你投河自盡了。
唉!你錯過的僅僅是機會嗎?
趙世英摘自《城市情報》
人性的特點
孫睿
美國一所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要求學生們在下面的三種情況下,選擇其中的一種,對其進行捐助。
一是非洲中部遭遇嚴重旱災,許多人正面臨死亡的威脅。
二是大學中一名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因為無力負擔學費,已處于無法繼續(xù)學習的困境。
三是購置一臺復印機,放在系辦公室里供學生們使用。
學生們以不記名方式選擇,結果有百分之八十五選擇捐錢買復印機;有百分之十二的學生選擇捐錢資助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完成學業(yè);只有百分之三的學生,選擇捐錢援助非洲的難民。
這個實驗一方面說明每個學生都程度不同地關心他人的困難,愿意給予幫助;另一方面說明大多數(shù)學生更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
無私奉獻是高尚的,但是,更關心自己切身利益的選擇,也有積極因素。明白人性的這個特點并妥善地加以引導,可以成全許多有益的事情。
一趟客運列車,曾為冬天乘客不肯隨手關門而大傷腦筋,于是在每節(jié)車廂里貼了一張告示:
“為了大家的舒適,請隨手關門。”告示貼出后,情況雖有所改變,但收效不是很大。后來,列車長想出一個新的方法,將告示改寫成:
“為了您自己的舒適,請隨手關門?!?/p>
從此以后,車門基本上都關好了。
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自己就要怎樣對待別人。自己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就會怎樣對待自己。給人一束玫瑰,會留下一縷芬芳。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即使不是直接地幫助自己,也是間接地幫助自己。
一鳴摘自《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