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光
上海某大學教授不久前發(fā)表的一番“廢除龍作為中國國家形象標志”的言論,讓“龍”這個字眼一夜間成了熱門話題。這位教授“廢龍”的主要論據(jù)是,在西方人眼中,龍是一種邪惡的動物。那么,作為擁有數(shù)千年歷史,并且僅僅存在于傳說中的動物,西方的龍為何會落得如此惡名,而中國的龍又是如何演變?yōu)榧楂F的呢?
早在4000年前,西方神話故事中就出現(xiàn)了被稱為“Dragon”的怪獸,而這種怪獸就是西方的“龍”。與之相比,中國龍出現(xiàn)的年代則要早得多,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開始了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遠古時代的“洋龍”常常被描述成丑陋兇惡、頭腦簡單的巨蟒狀或蜥蜴狀怪物,大多數(shù)為青黑色,有著刀槍不入的鱗片,長著楔形的頭和長長的毒牙,有的還不止一個腦袋。雖然人們對西方龍的原型是何種動物仍然存在爭議,但很多人認為它與蛇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古代挪威神話中的龍就是一條“人間巨蟒”,傳說體長可繞世界一周,雷神準備要消滅它時,卻被它的毒液瞬間殺死。而在同時代的中國,龍基本上被認為是一種祥瑞之獸。中國人心中的龍常常是神,或者是神人的坐騎,《禮記·禮運篇》中,也稱龍為“龍、麟、鳳、龜”四靈之首。
自唐以后,中國龍與帝王有了密切的關系,于是就有了真龍?zhí)熳印埰忑埮邸埻堓偟日f法。而隨著基督教在歐洲興起,《圣經(jīng)》再次改變了西方世界中龍的形象。在《圣經(jīng)》故事中,魔鬼撒旦化成一條大紅龍,尾巴掃過了三分之一的天上星辰,它有七個頭,每個頭上都戴著王冠,貪婪地吞吃著新生的嬰兒。于是,西方龍就墮落成了最邪惡的魔鬼,被描述成罪惡、狡詐和殘忍的代表。隨著基督教的傳播以及歐洲人的擴張,龍是魔鬼撒旦的惡名在歐洲,乃至在世界也就傳播開來。
到了近現(xiàn)代,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們逐漸擺脫了蒙昧,西方人終于認識到龍只是一種存在于想像中的動物,不再恐懼它。但龍依舊成為了西方文化中一個固定的貶義詞匯,如老龍成了魔鬼的代名詞。
在這一時期,龍還走進了西方的政治文化,敵對的兩個陣營常常把對方貶稱作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德國人的宣傳畫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納粹軍人手持閃電、手榴彈、寶劍將惡龍——敵國的軍隊和猶太人等一一斬殺。當然,對手也沒有放過德國,一幅著名的波蘭海報就把德國畫成一條丑惡的龍,波蘭則被畫為圣徒圣喬治,正在與納粹這條惡龍搏斗。
在東方近現(xiàn)代史上,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國家仍然很尊崇龍。清政府還特意把龍繪制在旗子上,作為中國的國旗,從此龍成了中國的國家形象。龍旗之后是以龍為主題的國歌。1906年,清朝陸軍部譜寫了一首陸軍軍歌《頌龍旗》,一度作為代國歌,軍歌唱道:“于斯萬年,亞東大帝國!山岳縱橫獨立幟,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地大物產(chǎn)博。揚我黃龍帝國徽,唱我帝國歌!”而一些西方人也在與清政府的交往中,和華人的接觸中,逐漸了解了中國的龍與西方的龍其實根本不一樣。
通過東西方龍的演變史,我們可以看出,西方的“Dragon”與中國的“龍”盡管都是想像的產(chǎn)物,但絕不可以畫等號,它們的文化淵源不同,形象有別,神話中的職守各異,象征意義相悖。相信外國人了解了中國文化傳統(tǒng)后,也一定會喜歡上中國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