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凱斌
摘要:運動傷害的發生是許多學生害怕但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此,如何預防學生在運動中受傷及如何幫助受傷學生縮短治療與復健的時間,減小傷害前后運動能力的差異,以使受傷學生能盡快重返課堂,是值得所有教師共同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大學生;排球運動;運動傷害
排球運動是一種講究高技巧、戰略靈活的競技運動項目。對于大學生而言,在整個排球選項課期間必須要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作好充分的運動傷害的預防措施,以及運動傷害發生后最快、最有效的處理,是很有必要的。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發生運動傷害部位按比例依序是:踝關節占29.06%、指關節占17.52%、膝關節占16.60%、肩關節占11.04%、腰部占10.03%、腕關節占7.08%、肘關節占3.54%、背部占3.37%、其他占1.01%、頭部占0.75%。研究發現,大學生因技術層次及級數不同,其受傷部位的比例排序就會略有不同,但綜合整個研究結果發現,常見的排球運動傷害的部位是踝關節、指關節、膝關節、肩關節及腰部。
1.發生運動傷害的分析
(1)發生運動傷害的時機。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發生運動傷害的各種時機按比例依序是:練習時占57.39%、非正式比賽占21.30%、正式比賽占17.97%、其他占3.33%。
(2)發生運動傷害的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發生運動傷害的各種狀況按比例依序是:攔網時占37.28%、扣擊球時占29.62%、搶救險球時占20.67%、攻防移位時占7.55%、傳接球時占2.44%、其他占1.63%、發球時占0.81%。
(3)發生運動傷害的原因。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發生運動傷害的各種原因按比例依序是:技術不夠熟練占25.21%、熱身不足占18.80%、對方犯規占16.35%、身體狀況不佳占14.10%、練習過度占12.29%、場地設備不足占7.59%、其他占2.88%、穿非排球鞋占2.78%。
2.發生運動傷害后的處理
(1)受傷后就診的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受傷后尋求何種醫護人員處理按比例依序是:中醫占47.96%、西醫占28.78%、國術館占15.92%、教練占3.06%、不予理會占2.65%、其他占1.63%。
(2)受傷后治療信息的來源。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受傷后各種治療信息的來源按比例依序是:教練占29.60%、醫護人員占29.00%、隊友占22.00%、朋友占9.20%、家人占6.80%、其他占3.40%。從整個研究發現,大學生受傷后治療信息的來源以教練、醫護人員、隊友居多。
(3)受傷后的第一種處理方式。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受傷后選擇的第一種處理方式按比例依序是:冰敷占90.04%、推拿占2.34%、其他占1.95%、送醫占1.56%、熱敷占1.37%、按摩占1.37%、固定占0.78%、針灸占0.59%。
(4)對運動傷害發生的觀念。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運動傷害發生的觀念按比例依序是:注意預防措施就可避免占65.10%、有運動就有傷害占27.84%、已有心理準備占6.86%、其他占0.20%。
(5)受傷后學生的心理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受傷后的心理狀況按比例依序是:有信心復原占41.29%、積極準備復出占33.07%、有挫折感占13.70%、焦慮占6.46%、其他占3.33%、灰心占2.15%。
(6)對醫護人員處理運動傷害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一般醫護人員處理運動傷害的看法按比例依序是:僅指示休息不說明原因占47.27%、診斷不明確占16.60%、只給予止痛或注射占12.30%、其他占11.33%、治不好占1.25%。
(7)對執行康復工作的配合態度。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醫護人員指示執行康復運動的配合態度按比例依序是:會占48.54%、視傷勢而定占46.41%、不會占4.85%、其他占0.20%。
(8)傷后復出的時間由誰決定。調查結果顯示,由誰決定受傷后復出的時間按比例依序是:自己占79.30%、教練占11.72%、醫生占8.60%、其他0.40%。
3.結論
本研究根據大學生運動傷害的發生與受傷后處理方式的調查,獲得以下結論:
(1)運動傷害的發生。大學生發生運動傷害最多的階段以“一年級”比例最高,其次是“二年級”;發生的原因以“技術不夠熟練”比例最高,其次是“熱身不足”;發生時機以“練習時”比例最高,其次是“非正式比賽”;發生的狀況以“攔網時”比例最高,其次是“扣擊球時”;受傷部位以“踝關節”比例最高,其次是“指關節”“膝關節”。
(2)受傷后的處理。大學生受傷后就診情形以“中醫”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西醫”;受傷后治療信息的來源以“教練”與“護理人員”比例最高;受傷后的第一個處理步驟以“冰敷”比例最高;對運動傷害發生的觀念以“注意預防措施就可避免”比例最高;在受傷后心理反應相當積極,以“有信心康復”比例最高,其次是“積極準備復出”;對醫護人員處理運動傷害的信心似乎不足,以“僅指示休息不說明原因”比例最高;對康復工作的配合以“會“比例最高,其次是“視傷情而定”;最后,受傷后復出時間的決定還是以大學生“自己”居多。
(作者單位:浙江科技學院體育軍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