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聯合會和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25日聯合發布了一份評估報告,報告稱,全世界預計共有約23300件核武器,分別部署在14個國家的111個核倉庫內。其中有近一半為“作戰部署”,其運載系統擁有在短時間內進行發射的能力。
這份評估報告已經發表在《原子能科學家公報》上,其中包括2009年7月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諒解備忘錄的有關數據。此份報告的之前版本已被收錄進國際裂變材料委員會上月發表的年度報告中。
據該報告估計,俄羅斯擁有48個永久性核武器倉庫,其中一多半為作戰部署。在這些核倉庫中,有19個屬國家級核倉庫。此外,俄羅斯還擁有大量臨時核倉庫,用于短期存放在不同倉庫間運轉的核武器。而在10年前,外界預計俄羅斯擁有90個核倉庫。1991年,俄羅斯核倉庫數量甚至超過500個。
目前的核倉庫顯然已經過整合。俄羅斯的許多核倉庫相互距離較近,位于人口稠密地區。例如,其中一個位于薩拉托夫地區,該市部署有一個導彈作戰部隊、一個戰略轟炸機基地以及一個擁有1000多枚核彈頭的國家級核倉庫。
美國也對核倉庫進行了合并整合。報告顯示,美國核武器存放在全國13個州的21個核倉庫以及另外5個歐洲國家內。10年前,外界估計美國擁有24個核倉庫。而冷戰結束時,美國核倉庫數量為50個,在1985年甚至達到164個。
歐洲的核武器倉庫數量與美國相當,分散在7個國家。其中,法國擁有7個核倉庫,英國擁有4個核倉庫。另外,美國還于冷戰時期在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荷蘭和土耳其這5個無核化北約成員國內部署有核武器。
據這份評估報告判斷,中國擁有8至14個核倉庫,極有可能為8個,分別部署在核導彈和核戰機部隊基地附近。中國所有的核武器均不是完全作戰部署,與運載車輛分開存放。報告認為,以色列可能擁有4個核倉庫。另外,盡管外界傳言較多,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倉庫數量仍然不為外界所知曉。這三個國家的核武器和運載車輛是相互分開存放的。朝鮮進行了兩次核試驗,而且外界有關朝鮮核武器的傳言很多。但報告中表示,他們并不掌握朝鮮具備核武器作戰能力的公開證據。
每個國家存放核武器的集中程度互不相同。俄羅斯的48個核倉庫內存放有1.3萬枚核彈頭,平均每個倉庫內存放270枚彈頭。而美國的集中程度相對較高,平均每個倉庫內存儲有450枚核彈頭。然而,這些僅僅是平均數字。實際上,這些核彈頭的存儲分布并不平均,一些倉庫內僅存儲數十枚核彈頭。
報告最后表示,這些數字均為評估數字,因為美國科學家聯合會和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并不掌握機密情報信息。兩家機構只是根據可獲取的公開信息,并基于自身判斷做出以上評估。▲
本報特約記者 王曉雄
23300件核武器部署在14個國家的111個核倉庫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