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建立一支小而精、小而巧、小而強的現代化部隊。”臺灣“總統”馬英九25日在臺“國防大學”向高級軍官致詞時這樣描述臺軍未來的建軍目標。臺灣《聯合報》26日報道稱,馬英九認為,由于大陸和美國的密切合作是“必然趨勢”,因此臺灣必須以“創新、非對稱”觀念來建軍,使臺軍能“以小搏大,創造最大的國防優勢”。
報道稱,馬英九25日出席臺“國防大學”重要干部研習會,他向300多名臺軍高級官員強調,面對世界變化的新形勢,臺軍應該以創新思維應對。馬英九說,“如今兩岸對峙和緩,戰爭機會變小,共軍沒有很大變化,也沒增加兵力,我們不輕啟戰端,卻不代表我們不建軍備戰。未來國軍在精實戰力下,在兩岸沒有立即戰爭威脅下進行改革”。馬英九強調,臺軍備戰的背景已經發生改變。美國亞太新策略是高度重視中國大陸的崛起,在許多全球性議題,包括氣候、反恐、防止武器擴散等方面,美國必須要得到中國大陸協助。同時,因為金融海嘯所帶來的新形勢,中國成為美國最大債權人,因此“美國和中國大陸雙方密切合作局面已成為必然”。而且“大陸某些思維也在調整,30年前的觀念與30年后已有很大不同”。
馬英九稱,面對新時代及兩岸和解,臺軍必須轉型變成“小而精、小而巧、小而強的現代化部隊”,同時他也借現代軍隊都以“創新、非對稱”的觀念來推動建軍,希望臺軍“應以小搏大,創造最大的國防優勢”。他透露,未來將臺軍總兵力縮減至25萬人左右。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道,25日在談及兩岸交流時馬英九還表示,其實兩岸不會僅限于經貿和文教的交流,“一定也會觸及包括政治和軍事的議題”。但由于“目前兩岸政治軍事談判時機未到,要等經濟民生方面議題獲得良好解決后,才有可能觸及政軍問題的談判”。▲ (孫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