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韓國朋友曾對記者說,素質就是老師所教的內容都忘光以后剩下來的東西,既有顯性的一面,又有隱性的一面。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對人一生的影響可能比知識教育更長遠。而韓國人給人懂禮貌、愛國熱情高等印象都與他們的素質教育起點高有關。正如一則韓國諺語所說:“韓國父母總是隨時做好準備,出售土地和房屋來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韓國朋友還告訴記者,幾乎所有韓國家長都讓孩子接受體育和藝術方面的課外培訓,許多韓國孩子差不多從5歲開始就整天輾轉于各種培訓班,比如音樂、繪畫、舞蹈、游泳、跆拳道和花樣滑冰等。這使韓國孩子大多比較有活力,體格健壯、能歌善舞、性格外向。一項調查顯示,77%的韓國學生參加過課外輔導,其中小學生參加過課外輔導的比例為88.8%,初中生為74.6%,高中生為55%。大部分韓國父母堅信,這些教育的介入能給孩子帶來更大發展。
韓國首都首爾的居民區附近,隨處都能見到鋼琴培訓機構、跆拳道館、舞蹈培訓機構等。據記者了解,與韓國人均GDP1.7萬美元相比,首爾的鋼琴、游泳、跆拳道等培訓費可以說相當便宜。鋼琴培訓機構每月收費10萬韓元(約合550元人民幣),每天上課1小時,其中包括了鋼琴使用費和教師費用。跆拳道班每月約10萬韓元,每周5次課,每次1小時。游泳班每周3次課,每次1小時,每月收費約5萬韓元(約合270元人民幣)。在記者常去的游泳館,每天下午4時以后,游泳館內就成了孩子們的天下。而等候在游泳館外的父母不忘扎堆兒交流經驗。到了周末,在首爾各大美術館和博物館里,都能看到成群的學生在參觀,經過老師或家長的講解,學生們常會臨摹一些著名的藝術作品。
近年來,韓國在鋼琴、足球、高爾夫、冰上項目等領域出了不少人才,這讓韓國人感到由衷自豪。韓國著名鋼琴家張炯畯博士說:“韓國有這樣一個傳統,人們很關注自身生命的文化價值,這使韓國父母十分重視教育,使得韓國的鋼琴教育實現了較快發展,很多韓國孩子都學過鋼琴。”而普通的韓國人對此也有深刻感觸。記者的朋友樸先生有3個孩子,他們分別在美術、音樂、籃球上有不俗成績。樸先生對記者說:“現在很多韓國家長都已經意識到,從各方面去培養、塑造孩子,更有利于把他塑造成適應社會的英才。”▲(陸南希)
韓國全民培養“英才”
環球時報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