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a Moore Joy
旅居日本多年的我體驗了一籮筐新鮮事情,也有一肚子疑惑,以下就是我觀察到的有關日本人的九個矛盾:
1崇拜還是愛國
日本人極度崇洋媚外,大至汽車小至感冒藥,只要找個金發碧眼的名人代言,就算只是站著微笑的無聊廣告,都能讓產品銷量暴增。
但是,日本人也超級民族主義,堅信日本文化的獨一無二,管它什么全球化的制度,“西學東漸”至日本后,都要經過其左削右剪、上揉下捏的修正,才能真正進入日本社會和生活。
2拘謹還是瘋狂
日本人白天在公司是標準的A型血性格,禮貌而拘謹,甚至帶點神經質,只會點頭說“是”,與他人保持距離感更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武器。
但是,晚上一到居酒屋或去唱卡拉OK,他們卻瞬間尺度大開,站到桌椅上又跳又叫,扭腰擺臀,和上司下屬一起瘋狂,完全不顧自身形象。
3男尊還是女尊
日本社會向來男尊女卑,許多女性白領在公司里的主要工作是影印、倒茶外加提供甜美微笑。
但是,結了婚以后,日本女人馬上變身家中“財政大臣”,表面看起來仍是男人發號施令,實際上卻是女人在掌權管錢。
4摳門還是大方
這些日本太太很嚴格,會通過掌握零用錢的方式來掌控先生的錢包和行為,理直氣壯地要求先生不要抽煙喝酒(當然更不可在外搞三捻四),好省下家用或兒女的教育費。
但是,自己和鄰居女性好友打扮得高貴優雅地去奢侈品云集的銀座喝下午茶,卻被理所當然視為生活必需的花費。
5死板還是創意
日本人非常強調集體觀念,重視規章制度,遵守紀律,這每一個民族特質都很難將其和創意扯上關系。
但是,日本卻一直在引領全球創新風潮,不管是音樂播放器、小型家電、機器寵物狗還是電視節目如“火焰大挑戰”、“超級變變變”等,都很清楚地顯現這個民族廉人而豐沛的創意。
6樸素還是奢侈
泡沫經濟后的日本從奢華回歸平淡,公司大裁員,銀行零利息,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百元商店”成為節衣縮食的法寶。
但是,即使經濟繁榮不再,售賣一顆三四百元日幣的巧克力(約合二三十元人民幣)的專賣店外仍然大排長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40%業績仍來自這里,享受奢侈品像是日本人戒不掉的癮。
7保守還是開放
前段時間有個請消費者試穿內衣,以展現女人真實身體曲線的戶外廣告,結果引來社會上的一片反對之聲,認為讓女人如此裸露未免傷風敗俗。
但是,便利商店里隨手可得的限制級辣妹寫真集和歌舞伎町那一籮筐“無料案內所”(注:日本國內常見的性服務介紹所)的刺眼招牌,大家卻習以為常,從來沒有人抗議。
8合法還是非法
至于年過三十還未婚的女人則被稱為“敗犬”,“結婚才能彰顯女人價值”的日本社會主流觀念,往往壓得她們喘不過氣。
但是,日本社會卻又普遍接受不倫之戀,半數已婚男人和三成已婚女人都有外遇經驗。既然大家同情婚外戀,認為這不過是人性而已,干嗎還高聲宣揚合法婚姻是實現幸福的惟一途徑。
9家人還是上司
日本人強調家庭觀念,近幾年房地產開發商還推出新形態的獨棟房屋,上下兩層共有兩個出入口,既有兩層共用的大飯廳,每層也有各自的小餐桌,讓三代可以同堂又各有空間,不受打擾。
但是,一個幾乎每晚加班、下班還去喝兩杯、回家要花兩個小時、假日還隔三差五得陪上司打高爾夫球的父親,要如何培養親密的家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