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舜水
一手抓業務經營,一手抓案件防控,實現兩者之間的平衡,確保科學,有效發展,是各級銀行孜孜以求的目標。近幾年來,農行鎮江分行在案件防控方面作出了積極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人為本,特色活動疏導員工情緒
評議建言。由員工對市分行、各行(部)本部及基層營業網點負責人,就“堅持有效發展不搞數字游戲,工作措施扎實高效,合規經營自覺遵守各種規章制度,為基層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以身作則內部關系和諧,嚴格執行上級黨委決策、以創新的思維解難題謀發展”七項內容,予以“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種評議,促使本部員工和領導干部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為基層作榜樣。對價值高,能產生較大經營或管理效益的建議,落實承辦部門抓緊時間研究,并盡快設計出專門的評議得分流程,力求真實,準確地反映員工的評議結果;同時,擴大獎勵范圍,加大獎勵力度,以充分調動員工參與民主管理,積極評議的建言熱情。
青年員工沙龍。行領導就農行股改后的改革、發展,轉型,隊伍建設等話題與青年員工進行沙龍式交流,探討,鼓勵青年員工立足本職,盡快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業務能力,處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農行作為展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實現個體目標與農行整體發展目標的有機結合。
黨風廉政談話。就當前形勢下如何堅持業務經營和風險防范兩手抓,加強案件防范,強化隊伍建設和班子自身建設問題開展集體談話:對新提拔的干部和調任支行行長及分辦處負責人的員工開展任前談話,及時送達廉政提示函,嚴把任前廉政關,對崗位交流干部開展個別談話,了解其思想動態,化解思想顧慮,并明確風險防范要求。
家訪談心。規定員工有以下情形時必須家訪:員工取得優異成績,受到省分行級以上表彰;員工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經常發生違規辦業務、經常出現差錯或有其他異常情況;員工對工作有抵觸情緒,紀律渙散,工作業績常處于后位;家庭關系緊張或社會交往關系復雜:有大額舉債或經濟糾紛等。各行(部),各部門對每位員工的家訪,每年不少于兩次;對不能認真履行家訪職責,不能真正了解,關心員工疾苦的單位或部門負責人,在全行通報批評并扣減其履職相應得分。
崗位成才獎勵。對在原學歷基礎上取得國民教育系列大專以上學歷的,分別獎勵5000—20000元;對通過國家認可的會計、審計,資產評估,金融理財等資格考試或職稱類考試的,分別獎勵5000元和報銷考試費,促使全行干部員工不斷改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拓展成長空間。
延伸管理,擴大風險隱患排查范圍
再造、整合業務流程。實施推廣個貸集中辦理,集中對賬,重要空白憑證統一配送,市區金庫統一到金庫中心等制度,有效收縮,減少風險點。
“飛行檢查”。對營業網點款箱,質押物“五不留”,押運,數字監控運行等情況實施突擊和隨機檢查,強化對個貸,庫管,會計出納,不良資產處置,招標采購等要害崗位員工的全方位,全過程監督;加大防范,督查票據貼現,信用卡套現,個貸發放等重點環節,及時打壓引發案件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行為排查分析。主要包括:工作上,是否紀律散漫,消極抵觸,經常逆程序或缺程序操作,差錯,事故不斷;人際交往上,是否涉嫌向客戶吃拿卡要;生活行為上,是否充當資金掮客,幫助客戶融通資金,參與個體經營,因資金緊張動用手中掌握的銀行資源,違規為他人擔保:參與黃賭毒等異常行為。對上述人員實行跨行異地交流,切換產生風險隱患的環境,促其反省,反思,使其認識到違規必須受罰,違紀必須付出代價,前移關口,防控教育貫穿每個環節
案例警示。剖析身邊的典型案例,分析違規違紀的危害性,輯錄柜面操作監控錄像中違規操作細節,逐一點評,提示風險點。
發送特別家書。懇請員工家屬當好義務監督員和守門員,提醒,監督員工算清算好違規違紀的政治賬,經濟賬和親情賬,恪守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牢固樹立正確,健康的金錢觀和財富觀,切勿以自己的職業前途,家庭的和諧安寧,朋友的情誼和單位的聲譽作賭注去逞一時之快,謀一時之利,共同打好案防的“攻堅戰”和“持久戰”。
分層、分級培訓。將培訓對象劃分為高級管理人員,業務部門負責人,柜員和客戶經理四大類,實行每班30~35人,每期5~7天的封閉式,脫產或半脫產培訓,培訓內容既有專業技能,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員工行為守則,形勢分析等內容。僅2008年就舉辦員工集中培訓班30期,培訓人數達105。余人,占當年全行在崗員工總數的58.8%,
正向激勵。以《簡報》為載體,開辟“先進人物”專欄,挖掘,樹立和表彰先進典型;舉辦“快樂服務”PK賽和演講會,現場模擬,再現處理客戶投訴等疑難業務情景,傳授“化解壓力,快樂服務”心得和體會,交流營銷,服務技巧,努力培育敬業愛崗,合規誠信,爭創一流的工作氛圍。
兩點啟示
思想上需高度重視。當前,對基層經營行的考核目標繁多,同業競爭相當激烈,業務經營指標要維持高位運行實屬不易。巨大的外在競爭壓力和生存壓力,很容易誘發風險和案件。因此,一定要始終繃緊風險防范和案件防控這根弦。同時,還要總結分析基層業務操作中的一些不規范做法,如有“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因素,建議在設置指標考核時,盡可能做到科學,合理,切合實際,
重視“人”的因素。再完善的制度,也有漏洞;再先進的科技防范手段,也有破綻。因此,在重視利用制度和科技手段提升案防水平的同時,應建立員工心理預警機制,關注員工心理和思想動態。對非道德失范引發違規問題的員工,不可一味指責,抱怨,要“手硬心慈”,在給予必要處罰的基礎上,讓員工體會到源自組織的人文關懷;同時要適度疏導、溝通,幫助員工調整心態,調適心理,引導他們正確看待處罰,學會理智駕馭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以積極,平和的心態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