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楠
當前,PE這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金融詞匯,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PE基金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有效解決PE基金的委托代理問題,構建合理的PE基金激勵與約束機制,就能從根本上促進PE基金的良性發展。因此,PE基金委托代理問題和由此引發的激勵約束機制是我們研究PE基金的重點和熱點。但是,從目前的理論研究看,對PE基金的研究還不成熟,一些針對PE基金委托代理關系的研究基本還處在起步階段,主要集中在對概念的解釋和情況的介紹,系統,深入的理論研究還相當缺乏。最近,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解構私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委托代理問題研究》一書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該書在梳理和參考PE基金,委托代理關系的相關文獻基礎上,結合國內外PE基金的實際運行和操作案例,從PE基金的委托代理關系的視角出發,構建了PE基金委托代理關系的全程分析框架和局部的理論分析模型,以模型推導和案例分析相結合,探索適合PE基金運作及治理模式的激勵約束機制,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該書作者研究了債權人對。E基金的委托代理問題,對全球PE基金中并購基金的發展和杠桿融資情況進行了介紹,指出最優資本結構是債權人對PE基金的一個重要激勵因素,并以被并購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為目標函數建立債權人對PE基金的激勵約束模型,探討了各種情況下的激勵約束策略。最優資本結構能帶來什么?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向私募股權投資行業,使資金在銀行,私募股權投資、企業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之間達成資金分配的一種平衡,使銀行信貸的債權融資與私募股權投資及股市的股權融資之間達成企業資本結構的一種平衡,使股市的流動性資金與私募股權投資的盈利性資金達成短期和長期的一種平衡,使銀行信貸的私募債權與企業債券的公募債權在對國內企業的約束上達到一種平衡,使低風險低收益的企業債券市場和高風險高收益的股票市場在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達成一種平衡,使私募的間接融資手段和公募的直接融資手段達成一種融資中介機構上的平衡,從而建立一個結構合理,制度設計完善的資本市場。
金融的民營化有利于推動國有企業和整個經濟的協調發展。如果民營企業在私募債務和私募股權融資方面存在更多的渠道,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分別引進不同形式的債務資金或者股權資金,將極大地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并進而解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