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敏
從2004年起,贛州市委,市政府開始實施“對接長珠閩,建設新贛州”發展戰略,并不斷完善產業承接機制體制,加大優惠政策措施力度,優化投資環境。2008年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決定》,把戰略目標定位于打造贛粵閩產業承接走廊,“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第一城”和“承接產業轉移的先行區”,目前該市已成為全國九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之一,入選“中國十大優良投資環境城市”,產業承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8年該市實際利用外資達8.3億美元,在江西省僅次于南昌,同比增長10.95%,實際引進內資209.3億元,增長12.49%。
在產業承接的推動下,該市開放型經濟得以長足發展,并逐漸成為地方經濟產業的中堅力量。2009年上半年,該市招商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增長22.26%,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91個百分點。
承接產業轉移中的金融服務需求
承接平臺建設的資金需求。工業園區是承接產業轉移,加速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調查顯示,當前工業園區建設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普遍缺乏資金,制約了承接產業轉移平臺的形成,阻礙了對轉移產業的承接。初步測算,該市16個縣域工業園區建設資金缺口在30億元以上,如贛縣3個工業園區征地拆遷等建設資金缺口達3.8億元。
轉入企業營運的資金需求。資金緊缺尤其是流動資金緊缺,導致轉入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再次遷移,一是貸款申請普遍得不到滿足,企業融資信心不足。2008年,贛縣18戶轉入企業貸款需求近5億元,興國縣20多家轉入企業均有信貸需求,但都沒有獲得貸款。二是企業貸款資質不夠。調查中,銀行普遍認為“工業園區土地價格低,用途少,只能做廠房,變現難,變現率低”;表示不愿接受工業園區土地抵押,導致工業園區企業貸款難于一般企業。三是轉入企業投資規模普遍偏小,注冊資金少。該市870家正常運作的外資企業中,合同外資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180家,實際利用外資10.54億美元,分別僅占20.69%和47.65%。
轉入企業的金融服務綜合需求。轉入企業的經營模式逐步由“店廠合一”變為“店廠分離”,在轉出地與轉入地之間會產生大量新的關聯交易,逐步產生多元化的融資服務需求。
金融支持承接產業轉移面臨的難點
金融資源配置滯后,資金投入力度不足。一是銀行和擔保機構配合不夠。集中表現為,擔保機構不愿為銀行想發放貸款的企業提供擔保,銀行不愿向擔保機構愿意擔保的企業發放貸款,銀行和擔保機構意見不一,導致貸款和擔保難以匹配,影響了信貸支持力度。二是銀行對以產業轉移為主的產業集群支持相對不足,近年來該市招商引資企業產值年均增速在20%以上,相比之下,金融信貸對以產業轉移為主的四大產業集群投入總量小,步伐慢,2009年6月末貸款余額為57.3億元,僅占全市信貸總量的10%。
金融服務跟進滯后,改革創新深度不足。一是金融部門仍以傳統的償債能力和盈利指標考核為主,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等更具針對性的融資服務幾近空白,導致承接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二是金融產品仍較單一,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外向型企業嚴重缺乏防范外匯風險的遠期結售匯,外匯掉期,套期保值等避險產品。三是缺乏有效跟進產業承接的支付結算服務。如在全市16家縣域工業園中,僅有1家有金融網點入駐。
金融生態建設滯后,業務拓展熱度不足。一是轉入企業貸款風險較大。由于承接產業轉移中仍有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導致轉移企業運營質量不高,生命周期短,逃廢銀行債務等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銀行放貸積極性,二是信用中介服務體系仍較薄弱。該市26家信用擔保機構,擔保基金僅2.6億元,而且資產評估以地方行政指定的評估機構為主,缺少權威公正和市場化的第三方中介機構。三是貸款中介收費仍然較高。如上猶縣反映,某企業辦理一筆260萬元的貸款,交納評估費1萬元,保險費8000元。工商登記費1500元,加上一些零星費用合計超過2萬元,接近貸款額的1%。
信貸管理機制滯后,貸款覆蓋密度不足。一是銀行信貸準入門檻仍然較高。贛縣工業園管理部門反映,按照現行的銀行信用評級制度,需企業提供近三年的財務數據和資料,但落戶該縣工業園特別是創業基地的企業普遍是新轉移設立的初創型企業,現金流,盈利額等指標遠未達到銀行要求,尤其是一些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企業,更難以達到準入條件。二是貸款抵押物仍主要局限于房地產,機器設備,對于倉單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等新型業務開展不多。三是貸款額度難以滿足企業需求。四是貸款手續煩瑣,效率較低,不少企業反映,貸款特別是大額貸款的審批手續煩瑣,有的長達數月。據寧都縣中小企業局反映,由于貸款便捷性和時效性的滯后,約39%的企業信貸需求未得到滿足。
金融市場發展滯后,融資渠道寬度不足。一是貨幣市場發展遲緩。受市場準入資格及條件的限制,目前該市僅贛州銀行是唯一以獨立法人身份參與全國銀行間貨幣市場交易的機構,2008年該行的債券回購交易額為3.9億元,同比下降2.5%。二是票據市場發展緩慢。由于欠發達地區企業資質普遍較差,商業票據的信用度偏低,票據種類和數量少,影響了票據市場的發展。三是資本市場發揮不足。轄內僅有一家上市公司,直接融資額極小。四是項目融資仍處于“試水”階段。2008年贛州市人民政府與江西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合作推出了香港工業園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直接融資2億元,用于香港工業園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渠道和融資總量相對于產業承接的巨大資金需求還遠遠不夠。
加大金融支持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建議
突出支持重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產業轉移承接條件。二是支持工業園區建設,搭建產業轉移承接平臺。三是支持轉入企業發展。首先,加大對四大產業集群和六大主導產業的信貸投入,著力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助推全市鎢,稀土、氟鹽化工等資源型產業的深加工,精加工和技術改造,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資源產業升級換代,使優勢產業在產業承接中進一步凸顯核心競爭力。其次,挖掘潛在的優質客戶和項目,加強對“四有三型”企業即“有市場,有訂單、有利潤、有信譽,利稅型、成長型、就業型”企業的支持力度,優化經濟產業結構。再次,圍繞新農村建設加大信貸投入力度,重點扶持發展一些規模大,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三農”領域的產業轉移與承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拓寬融資渠道,破解發展資金瓶頸。一是壯大金融總量,增強支持經濟能力。二是發展金融市場,拓展直接融資渠道。包括引入風險投資,建立和啟動產業投資基金,充分發揮貨幣市場的融資功能等。三是集合各類資金,增強支持效果。一方面要用足信貸資金,積極開展銀團貸款業務,解決單家銀行資金實力不足問題;另一方面要用活財政資金,包括本級財政和上級財政扶持資金,用活財政貼息貸款,三方委托貸款和地方政府債等資金,有效解決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激活民間資本,建議市場化運作平臺建設項目,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工業園區建設,通過租金等方式實現投資回報。
加快金融創新,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一是強化金融產品創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應企業需要,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專利權質押貸款,開辦貿易融資,品種融資,信托融資等業務,大力推廣商業承兌匯票,滿足其金融服務多樣化的需要。二是深化金融服務創新。幫助企業由目前使用信貸資金為主,向將來采用收購,并購,風險投資等多種方式承接產業轉移轉化。三是增加規避匯率風險的金融產品和外匯信貸業務,幫助企業脫困避險,降低承接產業轉移成本。四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下放信貸權限,簡化信貸手續,提高信貸工作效率。
多方協同聯動,創優金融支持環境。一是政府部門加強對承接產業轉移情況的監測,引導金融及時跟進支持。二是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金融支持承接產業轉移提供良好的信用環境。三是規范中介機構的經營行為,降低貸款中介收費標準,為金融支持承接產業轉移提供可靠平臺和服務。四是建立地方產權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