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成
10年來,她先后被中國農業銀行總行、省分行,市分行縣支行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儲蓄員”,“服務之星”等稱號,被阜新市政府,財貿金融工會授予“學雷鋒標兵”,“最佳崗位能手”、“愛崗敬業標兵”等稱號;她所在的儲蓄所也被評為“文明優質服務工作免檢單位”、“先進集體”、“先進儲蓄所”。她就是中國農業銀行遼寧省阜蒙縣支行吉祥儲蓄所所長,現年40歲的馬慧萍。
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取得這些成績,馬慧萍整整跋涉了21年。在這21年中,馬慧萍用辛勤的汗水和一顆誠摯的心,書寫了一名普通農行員工不斷攀登、不斷跨越的歷程,詮釋了平凡的崗位也可成就不平凡的事業的真理。
工作多年的同事說,馬慧萍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成績和榮譽,關鍵在于她有顆始終不變的敬業之心
馬慧萍自1988年10月入行至今,始終在儲蓄一線工作。自從事儲蓄工作那一天起,馬慧萍就立下了不干則已,干就干出個模樣來的誓言。
平日里,馬慧萍將自己“鉚”在了儲蓄工作崗位上。為了吸收存款,她不分白天黑夜,不管路遠路近,不怕風吹日曬,經常到企事業單位、工地和居民家中了解信息,爭取客戶。她深知,只有了解市場,了解客戶,主動出擊,才能靈活捕捉市場信息,達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她做到對存款客戶的“三清三勤”,即存款單位,企業,儲戶底子清,儲源增減情況清,企業、單位主管財務人員清,存款單位、企業、儲戶走訪勤,存款動員、宣傳介紹勤,營銷公關聯系勤。在與客戶的溝通和交流中,她注重講究方法,并總是付之以真情實感。她的真誠和細心,使許多老客戶在她所在的儲蓄所扎下了根,使一個又一個新客戶為她所在的儲蓄所錦上添花。
一次,馬慧萍吃完晚飯去儲戶王某家,意在通知她存款到期動員其轉存。可到王某家一看,發現她臉色蒼白,室內一片狼藉。原來王某丈夫出差了,孩子上學在校住宿,她生病兩天在家無人照料。看到這情景,馬慧萍迅速幫助她穿好衣服,將其送往醫院。待辦完住院手續輸上液之后,馬慧萍又打電話將自己的妹妹找來幫助護理,而馬慧萍則轉身到王某家給收拾屋子去了。經過三天的精心治療,王某的病情好轉了,其丈夫出差也回來了,王某對丈夫說,這幾天全靠她們姐倆了。當談及存款到期轉存一事,王某意味深長地說:“沒說的,啥叫服務,啥叫朋友,這段情我永遠也忘不了,我這點錢誰也拿不走,就在你那里存了。”事隔不久,王某又將她朋友的10萬元拉了過來,存到了馬慧萍所在的儲蓄所。
實際工作中,馬慧萍還充分利用各方面優勢,大力開展業余攬儲和上門吸儲活動。她愛人在縣民政局工作,每年一次的退伍兵安置費發下來后,她都捷足先登搶到代發退伍兵安置費的代理權。這雖然麻煩點,但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儲蓄所的影響力,同時每年都會為儲蓄所增加一定數量的存款。因為近視,馬慧萍經常到縣城一家眼鏡店修配眼鏡,去的次數多了,她和該店老板也就熟悉了。她借機給店老板介紹有關存款方面的知識,同時又接二連三地將那些想配眼鏡的親戚,朋友介紹到該店,老板很受感動,一次性就存款10萬元。
“舞臺可以簡陋,演出必須精彩;崗位可以平凡,追求必須崇高。”這是馬慧萍寫給自己的座右銘
根據工作需要,馬慧萍先后在三家儲蓄所任所長,她每到一處都會改變一處的面貌,她在哪個所任所長哪個所的業績和員工收入就會翻著番地往上漲。
2003年初,組織上決定讓她到業務開展相對滯后的城南儲蓄所任所長。上任伊始,她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實踐,擬定了扭轉儲蓄所工作被動局面的思路,即利用兩種時間(工作時間,休息時間),搞好兩個服務(柜面服務,上門服務),發揮兩方面力量(全所人員,親戚朋友),抓住兩種存款(縣內存款,縣外存款),發揮兩個優勢(網絡優勢、產品優勢),做好兩個結合(業務宣傳,業務營銷),以優質服務穩存款,以上門服務增存款。在她以身作則的帶動下,經全所員工共同努力,僅用半年時間就使該所的存款余額凈增了1000萬元,員工的績效收入由原來的月均200元增加到了月均600元。員工們說:“有馬慧萍在,我們就能夠連續創造精彩。”
馬慧萍常說,職業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緣分,不論是你選擇了它,還是它選擇了你,既然選擇了就要認真去善待,善待職業就是善待人生、善待自己。工作中,她始終堅持做一個有心人。她有一個電話本,記錄著數百名儲戶的聯系電話,平時她總會及時提醒儲戶哪筆存款要到期,讓他們及時轉存,以減少損失。自開辦代收聯通,移動話費業務以來,馬慧萍已記不清有多少次儲戶到外地進貨或因身邊有急事脫離不開,而手機沒費時,為儲戶墊付話費;更記不清有多少回周邊商戶需要零整幣而恰逢所里又沒有時,她頂嚴寒,冒酷暑到其他銀行給兌換回來。但她始終牢記的是作為一名儲蓄員,就應該想儲戶之所想,急儲戶之所急。
去年冬天的一個雪天,儲蓄所里的儲戶很多,馬慧萍和同事們忙著為客戶辦理業務。這時,儲蓄所里進來一個人,他站在大廳里,很焦急又不知所措的樣子。馬慧萍辦理完手中的業務,站起來關切地問他:“您有什么業務吧?”他沒有回答,慢慢地走過來,用手比劃著什么。馬慧萍馬上意識到這位客戶是位聾啞人。于是,她急忙用平時自學的手語和客戶交流,原來這位客戶是想開一個活期存折。在馬慧萍的幫助下,他順利地辦完了業務。臨走時,這位客戶豎起大拇指,感謝著馬慧萍。把這位聾啞人客戶送走后,馬慧萍深深地體會到,儲戶對我們的要求其實只有一點點,只要用真心、誠心和愛心來對待他們,就會換得他們滿意的笑容和大力的支持。
“單絲不成線,孤樹不成林。”馬慧萍經常這樣思考:如今競爭如此激烈,要在競爭中取勝光靠我一個人怎么能行?一個人縱然渾身是鐵能捻幾顆釘?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我是一名黨員,要用自己的行動帶好一個團隊。只有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把自己的能量釋放出來,那才會更有實力。為此,她把凝聚全所員工的人心士氣看成一份沉重如山的責任。為帶出優秀的團隊,她無論在哪個儲蓄所工作,都處處以身作則,時時做出樣子,與苦累作對,跟難事叫板,哪里工作忙,她就到哪里,哪里業務艱巨,她就沖到哪里。在馬慧萍以身作則的影響下,儲蓄所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每逢代理財政開支日,每天二三百筆的業務,大量的現金收付,沒有人叫苦,沒有人喊累,更沒有人要待遇;春季是種子,化肥銷售的旺季,每天四五百萬元的現金收入量,大家都是一人身兼多職,一門心思地忘我工作——在他們心中,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會開動業務經營這艘大船。
“豈信男尊女不如,木蘭英名垂千古。不做攀緣凌霄花,敢當一代女丈夫。”這是馬慧萍最喜歡的一首詩
成績和榮譽的背后總會有艱辛的付出。在大家與小家的天平上,馬慧萍總會毫不猶豫,義無反顧地把砝碼放到大家這一頭。多年來,她主動放棄過無數個休息日,逢年過節,本應前去看望公婆、父母,可她為了所里的工作,只好讓丈夫捎去歉疚的心意。去年春天,馬慧萍的丈夫因公受傷,當她處理完手頭工作,急匆匆趕到市中心醫院時,在市內工作聽到消息趕過來的哥哥已辦理完了入院手續,隨后的護理,雖然領導給了假,但她考慮到所里人手少,工作忙不過來,一天也沒有耽誤。
“既然人生的追求與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融為了一體,就應該讓真誠的眷愛釋放出奉獻的無窮力量,我今天的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更重要的是立足本職崗位,一如既往地干好今后的工作。”這不是馬慧萍的豪言壯語,而是她多年一直堅守的信條。我們祝愿她在今后的旅途中書寫出更加燦爛而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