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瑞
面對仍在快速蔓延的國際金融危機,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能否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把不利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能否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除了依靠近期中央出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得以貫徹落實以外,還需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好嚴峻困難時期的宣傳思想教育。
道理很簡單,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出現社會經濟困難時,只要做好群眾的宣傳思想工作,就能夠推動中央重大方針政策的落實,有利于全國人民早日戰勝困難。今天,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經驗更加豐富,宣傳教育的力量更加強大。只要我們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就一定能夠推動中央一系列重大決策的貫徹落實。
強調越是危機越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還因為在危機中,有不少同志特別是企業的同志對形勢的認識不夠全面。例如,有的人對經濟形勢的認識過于悲觀,以為中國經濟三五年也翻不了身,企業發展也沒有指望了。也有的人過于樂觀,認為經濟危機只是資本主義國家的事,對中國經濟和企業影響不大。還有的人把金融危機當作筐,什么都往里面裝,經常把企業發展中的所有問題都簡單地推到金融危機上,而不反省自己主觀上的失誤和缺點。還有的人不理解中央出臺的某些重大方針政策,執行方針政策時不夠自覺。如此等等,都是比較片面的思想觀點。怎么辦?思想上的問題還須從思想上加以引導,只有針對危機中反映出來的各種現實思想認識問題,做好不同對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起到統一思想、化解矛盾的作用,以便為大家戰勝困難提供良好的精神動力。
那么,面對當前由金融危機引起的經濟困難形勢,應當從哪些方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呢?
首先,要大力宣傳科學發展觀,引導人們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企業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不僅是因為中央出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都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精神,而且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辦事,才能更好地把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決策落到實處。比如,有的同志片面理解中央關于保增長的決策,認為只要能使經濟增長,什么項目都能夠上,即使有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項目也不用回避。這顯然是不正確的態度。因為科學發展觀強調的是全面、協調、可持續,強調的是以人為本,強調的是社會和諧,而高能耗、高污染項目顯然是同科學發展觀相違背的。因此,在指導思想上,務必引導人們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堅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自己的工作。
其次,要引導大家增強戰勝嚴峻經濟困難的信心。溫總理講過,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有信心就有勇氣,就有戰勝困難的力量。為此,我們要通過宣傳教育工作,用事實引導大家樹立信心,調動企業戰勝經濟困難的積極性,發掘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戰勝困難的潛在力量??梢哉f,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國有企業己經具備了增強信心、戰勝困難的堅實基礎。據調查,以中央企業為主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在改革發展中變化很大,特別是創新能力、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取得了驕人的業績。2002年至2007年,銷售收入從3.36萬億元增加到9.84萬億元,實現利潤從2 405.5億元增加到9 968.5億元,上繳稅金從2 914.8億元增加到8 303.2億元。2008年,雖然形勢比較嚴峻,但累計實現利潤同比增長的中央企業仍達到52%。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我們講增強信心,不是空喊口號,而是有現實基礎的。國有企業一定要帶頭增強信心,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再次,要引導企業繼續堅持改革。眾所周知,國有企業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巨大發展,與30年改革開放是分不開的。當前,盡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挑戰,需要應對眼前的困難。但是,企業的改革尤其是較深層次的改革卻不能放松。這不僅是因為企業改革是一個較長的連續過程,不允許隨意停頓或半途而廢,而且是應對當前和今后經濟困難之必需。實踐證明,只有改革才能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才能應對當前面臨的危機。過去,國有企業在擴大企業自主權、轉變企業經營機制,創建新的企業制度,增強企業物質財富生產活力上下功夫多,但對如何更加合理地分配財富的研究和改革較少。過去,企業改革注重調整國家與企業間的關系,卻忽視了職工與企業的關系,企業勞動、人事制度改革有些滯后。為了搞好企業這類改革,建議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企業把應對當前的危機與深化企業改革結合起來。
越是危機越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掌握危機中的各種思想問題。同時,還要及時了解危機中的經濟形勢,懂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以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卓有成效。
[責任編輯 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