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莉
中圖分類號:D924.39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0-033-01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腐敗越來越深入到各個領域,如同其他某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一樣,教育腐敗也是一種越來越嚴重的腐敗問題。人們心中神圣的高考也有作假現象,繼保送舞弊杜絕之后,濫用機動名額,假冒特長生、少數民族生、華僑生等仍防不勝防。招生舞弊,除替考之外受賄犯罪是導致招生腐敗的主要因素,為什么每年高考后都有大批的案件查處,腐敗還是有向深層發展的勢頭,針對受賄犯罪筆者簡單分析一下它的原因、特點及預防的途徑。
一、高招中的受賄犯罪的原因
高招中出現的腐敗問題深層次原因在于高校設置權力時缺乏制約功能,權力過于集中,導致權力的運行缺乏監督,也使公民無法正常行使其監督權,這是產生職務犯罪的基礎和條件。另外從犯罪學上講,由于外部環境的巨大誘惑和內部觀念的錯位以及對金錢追求的貪婪成為腐敗的動機,有了這種動機后,一些人就會思考在什么時候、什么階段制造犯罪的機會之。再者有行賄才有受賄,子女教育是每個家庭的核心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愿,高考事關兒女前途,不讓父母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也難,中國的傳統孩子結婚沒錢可以,但孩子求學必須借錢也得想法讓去上。一是高考機制不健全,如設置的加分項目太多,二是有些學校的招生項目評分標準有彈性,如體育單招,藝術特招等。三是每年畢業的學生多,高校少,成績差的學生家長想讓子女上個大學,成績好的學生家長想著更好的學校,二本的想上一本,一本的想上重點,重點的想上清華、北大。四是地區差異讓部分家長認為高考不公平,拿錢買個通知書也不丟人。
二、高招中的受賄犯罪的特點
受賄主體集中。受賄的主體集中在高招辦、教育局,高校校長,教務處領導。
涉案金額不大。高招受賄都是涉及一個考生的問題,單個受賄數額大一般都在50萬一下,不像其他職務犯罪如工程建設領域的犯罪數額由幾百萬到幾千萬。如桂林醫學院原黨委書記何小淋(正廳級)1993年-2000年間,利用擔任院長便利,采取“特批錄取、降分錄取、關照錄取多次收取學生家長人民幣3-7萬元,違規錄取3名高考低分學生。
受賄的方式都是收受現金。雖然行賄的學生家長都有一定的職權,但高考一般家庭都只經歷一次,要到子女高考才聯系錄取的事情,所以都是單個事件,行賄的不是每年連續,現金收取較隱蔽。如2003年下半年,甘肅檢察機關在調查甘肅省財政廳原副廳長鄭衛民貪污、受賄案時發現,2003年4月,鄭衛民為了讓兒子到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上學,曾要求甘肅省一公司駐京辦事處以申請“企業技改資金”為名,從下屬公司出資30萬元交給金甲鎮等人做“贊助費”。 后在金甲鎮的要求下,鄭衛民又把30萬元的支票換成了現金。
受賄案件多發生在錄取階段。高考招生替考舞弊多發生在考試階段,受賄多發生在錄取階段。一是買錄取通知書,每年高考之后,由于不滿意考取的學校或者其他原因,錄取者放棄入學,這樣這份錄取通知書就可“賣”給他人。買到錄取通知書之后,如何報道,這期間就有許多造假、受賄發生。如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公安局政委王崢嶸的女兒王俊佳冒用羅彩霞信息大學就讀一案,還有湖北孝昌縣一名未經高考的高二學生頂替王俊亮念完大學。二是正常錄取直接受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師在廣西招生錄取時,曾有不交上10萬元錢就退檔、扣發入學通知書現象。
藝術類院校是受賄多發地。藝術高考的特殊性,沒有客觀標準、評分難、容易調換卷子蒙混過關,造成了藝術類招生中受賄案件多,如湖北美術學院副院長收受考生賄賂被懲處,海大教務處組織的對2002級40多名學生的專業課抽查中,有近一半學生的成績在百分制的及格線以下,并出現了2分的離譜成績。兩名“畫盲” 基本沒有繪畫基礎的學生,以2002級美術系高考專業課第一、二名的成績被錄取入海南大學藝術學院。
不是單一的受賄案。高招受賄犯罪人員多與徇私舞弊犯罪、偽造公文、印章犯罪聯系,涉案人員較多。如2005年安徽碭山縣教育局副局長魏某、縣教育局招生辦主任徐某、副主任趙某失職、受賄案中,涉及當地9名公職人員。2008年湖南高招腐敗串案中,湘南學院招生處處長馬力煌、衡陽師范學院招生處處長周輝湘涉嫌倒賣高招指標,從湖南省教育考試院到地方多所高校,共有包括5名高校招生處長在內的20多人相繼被追究法律責任。
三、預防對策
面對巨大的高考壓力和高考舞弊,有的家長呼吁廢除高考制度,可科舉制度自古至今都是錄用人才的一種必經程序,只是方式和內容有時會變化一些,應試教育相對還是較公平的。自1979年高考制度恢復以來,剛開時的感覺很好,特別是1979年至1989年考上的學生,認為比推薦的公平太多了,老百姓家的孩子可以通過高考走向高等學校讀書,獲得工作。高考公平,關系到百姓對社會公正的最起碼的信賴。堵塞漏洞,關鍵還在制度建設,減少人為操作的空間,或者在賦予錄取方權力靈活性的同時,把權力的行使過程和結果完全公開,教育部近年將所有保送生的資料全部上網公布是一項很好的舉措。
(一)加強教育引導,增強廣大教育工作者遵紀守法、反腐倡廉的自覺性。要切實加強廉政教育,特別要突出預防職務犯罪的內容,利用發生教育系統職務犯罪的案例,采取以案釋法,舉案說法等形式,積極進行預防宣傳和警示教育,使廣大教育工作者深刻認識職務犯罪的危害,進一步樹立遵紀守法觀念,增強拒腐防變的廉政意識,促進依法治教和廉潔從教。
(二)加強制度建設,著力構建教育管理的制約機制。從實際出發,圍繞招生考試中容易滋生腐敗問題的薄弱環節加強制度建設,通過健全完善各項制度和深化改革,構建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有效地預防職務犯罪發生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三)加強監督檢查,保證權力的正確行使,深入細致推進政務公開、校務公開,進一步完善高招制度,拓展民主監督渠道。公開的內容要詳細,考生同名的很多,要讓群眾一看就知道是否公平。
(四)加大懲處力度,充分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作用。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學校,都要積極配合紀檢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查辦案件。特別要抓住群眾密切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著力查辦嚴重影響教育形象、危害教育改革發展的案件,招生考試等工作中的違紀違法案件。通過查辦案件,增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遵紀守法意識,優化發展環境,維護教育的良好形象,恢復高考在人們心中的神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