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涵 劉蒸蔚 王赫男
中圖分類號:J0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0-161-01
摘要:在視覺心理對于多媒體畫面的影響主要是從學習者視覺感知上進行研究。本文利用視覺心理學中的視知覺原理,結合學習者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結構,對多媒體畫面中文本——背景色搭配進行探討,以期提高多媒體教學材料的使用效率。
關鍵詞:視覺心理;多媒體畫面;色彩搭配
人們認識世界往往是通過視覺、知覺、聽覺等感覺器官對外界進行事物感受,在感覺外界事物的時候,人們更偏向于通過視覺獲得外界信息。因而,在感受外界事物時,注意會受到心理特性的影響。視覺心理學認為,人通過視覺認識事物的方式并不是根據視網膜上提供的影像,而是根據思維所提供的語言形式。
視覺心理是指人通過視覺系統對事物的外在物理形式的內在心理反應。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分析,視覺心理理論主要涉及不同情境下人的視知覺原理,并具體分析了視覺與思維的各種關系,從而揭示了視覺語言產生視覺效果的根本原因。視覺心理理論的完善和發展是建立在人們對視知覺認識的不斷深化的基礎上的。當事物的視知覺信息進入人的內心世界,就會在抽象、聯想、想象等高級思維活動的作用下,引發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因此,視覺和知覺的活動過程經常是重疊在一起的。由此可見,人的視知覺過程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
人們視覺的習慣是按以下的順序逐步遞減的:中央——四邊——四角。由此可見愈接近畫面中央,則愈易成為構圖中心,這是最簡單的視覺次序。應該說凡成功作品,都具有清晰而明確的視覺層次,當事物的視知覺信息進入人的內心世界,就會在抽象、聯想、想象等高級思維活動的作用下,引發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
色彩,是人類感知物體存在的基本視覺要素之一。心理學認為,它不僅與視覺有關,而且可以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甚至可以影響人的工作效率。當我們看到色彩時,能夠聯想和回憶某些與此色彩相關的事物,并自發地將眼前的色彩與過去的視覺經驗聯系到一起,形成新的情感或思想觀念(色彩的聯想)。色彩的這些特性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商業廣告設計、企業文化、室內裝潢等,以提高生活品質或經濟效益。
隨著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中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相關問題。目前,國內外研究所提出的文本—背景色搭配的理論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主體色與底色應選擇光度差較大的兩種顏色,如黃、黑,白、藍,紅、黃等。
2.文本色和背景色的對比度要鮮明,例如,應用互補色效果較好,其中游澤清教授認為在色相對比中,色相環中相對的色彩(如冷暖色)對比具有強烈的效果;在純度對比時,一般以純度低的色彩襯托純度高的色彩,并將純度差拉大;在明度對比中,背景色的明度應比主體色明度低,保證主體突出、鮮明。
3.國外學者認為,色彩選取應以黑、白、灰為主,適當加入有彩色,并能夠運用顏色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反應真實事物。
4.一份教學材料顏色搭配整體風格要一致,同時要考慮顏色所攜帶的有意義信息(如紅色意味著停,綠色代表走)。(Pett and Wilson 1996)
這些結論的得出對多媒體教學材料的制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相關研究多以理論思辯或教師的主觀經驗為主,來論證如何使課件美觀或清晰,并未涉及到色彩搭配因素是否影響學生的認知。這樣的研究,一是與實際脫節較大,可操作性不強,二是缺乏獲得結論的科學方法,三是對學習者本身的影響考慮不足。然而對于現階段的中小學教師進行調查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教師在選擇多媒體文本—背景色搭配時多以個人顏色喜好或顏色對比度鮮明為依據,對學生的關注度是遠遠不夠的。因而,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員根據學生的視覺心理特性對學生進行多媒體信息呈現特征的研究。
在電視、計算機等運動畫面等領域,“根據注意的規律研究表明,如果注意的對象是變化的、活動的,注意就容易穩定。因此,在制作多媒體教材時,可適當借助計算機的動畫制作手段,采用一些動畫、特技變換等方式表現教學內容。這樣,既有真實性,又形象生動,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提高了注意力,而且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了新知識。”因而在考慮視覺心理特性對多媒體畫面信息的影響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明暗、線條、形狀、質感等多方面畫面特征對學生接受信息的能力的影響。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積累了大量的直接和間接經驗,對事物的反應具有一定的邏輯程序,因此我們看電視時具有一定的心理傾向性,也就是說,我們心理對要出現的畫面是先于畫面而存在的。這就要求編輯人員的編輯建立在心理活動和內容表現的基礎上,讓每個鏡頭都必須含有能在下一個鏡頭內找到答案的要素,讓觀眾的緊張心理在下一鏡頭中得到解決。只有這樣,我們的編輯才能更自然,更符合實際,更能取信于人,才能達到編輯的目的。
合理的利用學生的視覺心理特性能夠在教學中更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保持學生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到多媒體課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目標更容易達成,并且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有志于多媒體畫面藝術基礎的研究人員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研究視覺心理特性之中。在視覺心理學的指導下,對現代教學中的教學媒體如PPT的文字—背景色的搭配、Flash課件的主體呈現方式等問題進行研究,必將對教學媒體的使用效率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基于視覺心理理論對手機殼體材料配置的研究》.吳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
[2]《當代認知心理學》.梁寧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視覺心理特征對繪畫構圖的影響》.孫巍.美術天地
[4]《多媒體畫面藝術基礎》.游澤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實驗心理學》.楊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多媒體畫面藝術基礎》.游澤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多媒體CAI課件中顏色的選擇——兼談多s媒體CAI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鄭利華桂林市師范學校
[8]《多媒體畫面藝術基礎》.游澤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注意穩定性在多媒體教材制作中的應用》.高曉晶.現代教育技術.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