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中華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業務從國內擴展到國外,設立到國外的辦事機構或者子公司越來越多,從而如何監督與調節海外資金也成為了擺在眾多中國跨國集團公司面前的一道難題。
目前,中國的跨國集團公司面臨的海外資金管理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總公司的財務管理體系跟不上企業發展速度和業務的擴張速度,管理理念也相對落后,財務部門的結構和配置也不能適應跨國公司的實際需求。
二、海外子公司在成立之初,在財務管理方面沒有一個清晰的行為指導思想,又脫離了原先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體系。由于海外的經濟環境以及法律法規與國內的差異性,使得總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管理也不夠了解,所以也難以對其海外子公司進行有效的約束和管理。
三、集團內部企業之間資金分散,資金不能有效利用,一方面集團內部某些子公司有融資需求,另一方面另外某些子公司又可能存在資金閑置、過度投資或者把閑置資金用于金融投機活動等情況。但是這些集團內部各企業的資金盈余和短缺之間的矛盾因不能得到及時的匯總和交流,從而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調節,所以往往導致集團總體的投資效率低下。
鑒于以上的情況,建立和健全一套現代跨國集團企業的資金管理體系任務迫切。筆者認為應該從資金利用效率、信息及時性和管理一致性等方面進行考慮, 將跨國集團公司的資金管理納入到一個統一的財務管理平臺上來,做到及時有效的信息交流和管理,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企業海外資金甚至集團整體資金的有效管理問題。
通過統一的集團財務管理平臺來對成員企業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控,以便可以充分利用成員企業閑置資金,調節成員企業資金余缺,減少集團對外融資,降低集團財務費用,提高資金的收益率。
從資金利用效率角度講,需要提高成員企業賬戶信息的透明度,更好地了解成員企業的資金需求情況,將成員企業的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從資金管理模式上看,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現金余額管理、內部結算管理和賬戶余額集中管理。其中現金余額集中管理是最常用和最為有效的模式,實現手段是盡量減少成員企業在不同國家銀行的開戶數量,監控和控制資金流動。現金余額管理的構架分為資金合流和虛擬現金池兩種方案。資金合流是通過實際的資金劃撥,將下屬賬戶中的存款和透支余額相互沖銷,以節約利息支出。同時,可以通過現金池集中管理所有下屬賬戶內的資金。當資金在不同公司的賬戶之間劃轉時,實際的資金流動屬于公司間借貸。在虛擬現金池結構中,銀行根據所有下屬賬戶的總余額計算利息,但并沒有實際的資金劃轉。
我們以中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海外資金管理方面的改革為例。2005年3月,中石油集團推出了《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境外資金集中管理方案》。4月,選定了法國巴黎銀行、中國銀行、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4家國內外知名銀行,作為中石油集團境外資金管理的簽約銀行,集團財務公司將在各簽約銀行設立主賬戶,各子公司則在各簽約銀行的主賬戶下分別統一以中石油名稱開戶。通過這種操作方式中石油集團確保了對海外投資資金的監控,集團財務公司可以對各子公司賬戶資金實施限額管理,超過限額的資金存入主賬戶,集團公司可以根據總體資金需求情況,統一對外融資,降低融資成本,滿足企業境外資金需求。
從信息及時性和管理一致性方面考慮,海外資金管理的任務對一般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提出了很高的信息網絡建設方面的要求,因為集團公司和子公司的財務系統之間仍然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對稱性。因而要實現目標,集團就必須對各個子公司的財務狀況、資金的流動渠道做到非常的了解,那么,如何來實現這一點呢?
有效的解決方法是引入一個集團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財務信息的橫向和縱向的順暢傳遞。可以借助財務管理公司的幫助,引入跨國企業的財務管理平臺軟件,將集團內部各成員的企業財務部門進行統一聯網。這樣一個財務管理平臺首先應該適時反映成員企業的銀行帳戶情況,通過統一查詢界面,實時查詢所有集團成員企業在銀行系統的網上銀行賬戶余額、發生明細等資金信息。同時集團財務管理部門還能夠通過這個財務信息平臺綜合查詢集團下所有成員企業的資金信息。
另外管理平臺也應該能夠實現如下管理功能:各子公司的現金預算上報、集團內部的資金調劑、資金統一結算、國際貿易結算、票據統一管理等等。但是在引入這樣一個異地聯網的財務管理平臺時也應需要注意數據和系統的安全性問題,要對該類公司的規模信譽和軟件的加密措施進行認真的考察。
集團企業總部不能單純的依賴軟件平臺來實現企業資金的有效管理,在財務部門的組織結構上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成立統一的資金管理中心,負責監督和管理子公司的現金余額以及公司內部和對外的資金往來。資金管理中心是集團國內公司成員企業對外收支、投資、融資以及進行借貸的統一通道。在多國別多幣種的財務系統中,由資金管理中心來決定集團內部子公司海外資金的持有幣種和形式。資金管理中心還可以通過統一的銀行帳戶系統和信息平臺系統,來了解成員企業的資金狀況和帳戶的余額情況,對集團內企業的存款余額和借款進行沖銷,使集團企業總體對外支出額度達到最小化。只有在做到有效監督和控制集團成員企業資金使用情況的前提下,集團才能夠實現對內對外投資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