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飛
巴爾扎克將官僚組織定義為“由侏儒管理的龐大機構”。從政治制度締造者的初始意愿來看,他們原本希望“官僚”能作為政策過程中的要角,在政治生活中承擔“官吏統治”的作用。俄國與國際歷史上最重要的革命家之一托洛茨基卻在《被背叛了的革命》一書中批判性地提出了“官僚墮落”的問題。根據他的觀點,無產階級的不成熟,產生了國家官僚擴張和阻礙社會主義進一步推進的條件。比如,極端脫離群眾的斯大林就是最典型的“官僚”代表。
每個時代、每個國家、每種制度各有各的“官僚”,阿爾巴尼亞最著名的作家阿果里的《居遼同志興衰記》就是這樣一部無情揭露社會主義制度中“官僚做派”的諷刺幽默小說。
德里特洛·阿果里生于1931年,是阿爾巴尼亞文壇泰山北斗級的巨匠,被評論界稱為與果戈理、卡夫卡、昆德拉相媲美的諷刺大師。曾擔任過新聞記者的背景幫助阿果里以靈敏的政治嗅覺洞察到了社會主義國家里某些官員表里不一、脫離群眾、追逐名利的丑惡表現。因此,他懷著一個作家大無畏的勇氣和真誠,在上個世紀70年代創造了這部小說,通過對一個小人物性格特點和行事作風的挖掘和鋪陳,一大批沾染了官僚主義習氣,思想意識和作風急劇蛻變的干部的曲妍盡態,呼之欲出。
小說主人公居遼同志原是文化部圖書處處長,后調任文化藝術處處長。虛榮做作,自吹自擂,自欺欺人是他的一貫作風。居遼利用部下戴木克的演講稿,在大會上發表了精彩的演說,一時風光無限,得意洋洋。后來他同樣因為戴木克的演講稿而顏面盡失,氣急敗壞。其間又交織著居遼的種種“精彩表演”和“杰出業績”,比如到農村訪問時的詩興大發、醉酒出丑,在海濱度假時的桃色緋聞、英雄救美等。與此同時,居遼已被漸漸拋離權力中心。等到戴木克最后一次為他撰寫演講稿,即便是居遼的未來,都變成了未知之謎。
《居遼同志興衰記》是一部優秀的譴責小說,具有詼諧諷刺的現實主義特色。由此而言,一個作家不是在兒女情長的個人世界里瑣碎而絮叨,而是將文學創作深及國家及社會的各個方面,這本身就是一個偉大而絕塵的姿態。
這部小說大量“反語”的使用,讓讀者會被忍俊不禁的細節描寫和諷刺挖苦逗得哈哈大笑,作者對于“居遼”這個人物的刻畫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似乎可以看到一千個一萬個趾高氣揚、道貌岸然、追名逐利的“居遼同志”。作者阿果里對于人物的塑造,并沒有憑空捏造,而是站在居遼的下屬“戴木克”這個虛構人物的角度,落實到他和“居遼”同在一個辦公室里共事,一起下鄉考察、休假旅游時經歷的生活細節中,因此極有說服力。
盡管近幾年中國也出現了幾本諸如《市委書記》、《新省委書記》、《省府大院》等針砭時弊的官場小說,但是否達到了一定的文學和思想高度,要看它們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中國即將迎來建國60年的華誕,廣為推動中國社會深度發展的改革開放也過去了30年,然而,某些官員正像一只只潛在的蛀蟲威脅著社會的根基與安穩。因此,阿果里的這部偉大作品對于我們來說,具有極大的反思和警醒作用,將其放在現世代的《官場現形記》之位,一點都不為過。
爭名奪利,為了追求升官發財,對上阿諛奉承,投其所好,而相互之間,或狼狽為奸,相榮相衛,為我所用;或爾虞我詐,設陷傾軋,排除異己……這樣的“官場沉浮”,總是有驚濤駭浪,稍不留神,必然翻船。所以,但愿人們能在百忙之中看看這部小說,“戒其為非”,“引之為善”,照一照鏡子,看看臉上是否有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