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山 房 紅
在經濟危機下,很多外貿企業都熱衷于縮減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電子商務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逐漸被外貿企業青睞。
北鋼集團進出口公司主營特殊鋼材、廢鋼的進出口業務,公司連續多年進出口總額過億美元,年平均外貿訂單上百筆,2008年進出口總額更是達到18億美金,業務總量近200筆。2009年公司擬采用招標的方式建立自身的電子商務系統,以降低外貿成本,但將電子商務應用到企業國際貿易活動中也是一種投資,因此對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風險性,企業需要對其進行成本效益預測分析。
1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的成本分析
通過招標,北鋼集團進出口公司進行電子商務建設的相關費用如下:
表1中的電子商務成本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大類。下面是對這兩類成本進行的具體分析。
(1)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國際貿易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包括電子商務的接入成本、購置、維護硬件和軟件的成本、系統人力資本的投入以及電子商務系統的保護成本,對企業來說,這些成本金額較大、短期難回本、波動較小,但也是企業進行電子商務所必不可少的,表1中的硬件費用、軟件費用、維護費用、安全費用、人員培訓費用為固定成本(FC),共計28.5萬元。
(2)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國際貿易的變動成本。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的變動成本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信息發布成本、信息收集成本、電子化服務成本。對外貿企業來說,這些成本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數量較小,一般隨著電子商務在企業國際貿易中應用的程度而發生變化,表1中的信息發布費用、信息收集費用、電子化服務成本為電子商務模式下國際貿易的總變動成本(TVC),共計20.3萬元。
2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國際貿易的效益增值分析

電子商務的本質是通過加速信息流來加速物流和資金流的流動,優化整個市場資源的調節和配置,改善商業流通效率,進而從整體上降低企業的國際貿易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由于北鋼集團進出口公司沒有實施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的經驗,故很難直接獲得實施電子商務前后的費用數據,只能從同類的實施了電子商務的國際貿易公司處了解,以做參考。如表2所示,數據是本溪某特鋼企業實施電子商務一年的總數據,該公司去年利用電子商務一共做了30筆業務,通過數據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實施了電子商務后,可以為公司節約可觀的費用,約21.7萬元,這還不算實施電子商務為公司帶來的潛在收益。
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知道,電子商務可以為該公司每筆國際貿易節約大約45.0/30=1.50萬元,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初步確定電子商務帶來的單筆業務收益P=0.72萬元。
3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國際貿易的盈虧平衡分析
企業通過電子商務方式來開展國際貿易的目的在于實現貿易風險的最小化和企業收益的最大化。通過上面對電子商務在企業國際貿易應用中的成本、收益增加值進行分別分析后,我們可以利用下圖進行成本,效益綜合分析。確定電子商務應用的盈虧平衡點。幫助企業管理者清楚的了解電子商務在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時的實施效果,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圖1中,TR表示總收益增加曲線,TC為總成增加本線。FC為固定成本線,
P表示收益,即單位收益。Q代表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時電子商務的業務量。E點是企業應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的盈虧平衡點,其相應的Q1點為零利潤的電子商務容量點,這是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計劃、管理和檢查電子商務應用效果的基本指標。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假定不變的情況下,當企業中的電子商務量達到Q1時,企業繼續采用電子商務方式開展國際貿易就會盈利:反之,當企業的電子商務業務量低于Q1時,便不適合采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否則企業就會入不敷出,出現虧損。在Q1點上企業應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的成本與效益分析滿足TC=FC+VC=PxQ1=TR,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計算出Q1的值了。
根據盈虧平衡理論以及收集到的相關數據,北鋼集團進出口公司單筆國際業務電子商務的變動成本約為:VC=20.3/30=0.68萬元。
由盈虧平衡點的公式:
Q1=FC/(P-VC)
=28.5/(1.50-0.68)
≈35.0筆。
從計算結果我們知道,北鋼集團進出口公司要大約35筆貿易能夠收回電子商務的固定成本,這對于年平均訂單大到上百筆的北鋼集團進出庫公司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此,從成本效益的角度講,該公司利用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是可行的。
隨著電子商務在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時應用程度的不斷加大,其為企業帶來的效益也就越大。因此,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來開展國際貿易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使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提升其核心競爭力,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