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鋼琴演奏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和運動覺四種知覺,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鋼琴演奏的效果完全依賴于大腦神經各系統的協調作用。如何通過不斷訓練把緊張的情緒轉化成精神上的集中和演奏中的激情是諸多音樂從業人員關注的焦點。
在鋼琴演奏中都是需要背譜的,而熟讀樂譜是我們鋼琴背譜最關鍵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讀譜是鋼琴學習的第一階段,當拿到一首新的樂譜時,首先要看清楚譜號、調號、拍號、術語和容易被忽視的指法、具體的奏法和分句,這些都是需要準確記憶的內容。因為在鋼琴彈奏中,手指有一種機能的記憶能力,如果我們平時沒有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在演奏過程中手指就會不知所措,既增加了演奏者的心理負擔,導致更加緊張,甚至無法彈完整。
熟讀樂譜的又一重點表現在要認真分析作品的曲式結構,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在三部曲式和奏鳴曲式中,因為三部曲式:A+B+A[或A],第一段A與第三段A或[A]之間往往都稍有變化,是記憶出現錯誤多發之處,同樣奏鳴曲的再現部與主部之間也容易出現記憶混亂。對于這樣的曲目,我們應加強對學習材料之間的理解,找出異同點,做到有分析、有區別、有分類地進行特別記憶。又如,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在變奏曲(回旋曲)中,因為后面的每一個變奏都是建立在主題上,通常情況下會造成變奏與變奏中的混亂,特別是變奏越多,越容易產生記憶上的錯誤。因此,我們應從樂曲的曲式入手,按變奏的順序分析音樂的織體、和聲、彈奏技巧、情緒、畫面等的邏輯關系,運用聯想記憶法將其形成一個聯想鏈,并經常進行心理彩排的形式加以強記。
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任何人都渴望被賞識,學生自然也不例外,當他們得到老師的賞識和肯定時,就認為自己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就能增強學習的內部動力。在教學中善于合理適當地應用激勵手段,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自豪感,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溝通師生情感交流,促進學生有學習。
自信心是學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前提。在鋼琴教學中,多給予學生一些肯定性的評價,學生需要從老師的肯定性評價中確定自信,上臺表演時就會充分的發揮出來,因為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總是愿意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展示出來以達到大家對他的肯定;相反,如果你總是抱怨學生,說他這里彈不好,那里也有錯,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那么他在上臺演奏的時候,心理就會產生膽怯,把原本能彈好的都忘的一干二凈。當然,不能一概而論,我們也要做好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做到因材施教。
經常在眾人面前演奏,可以幫助我們從心理上不斷適應表演的環境,熟悉舞臺氣氛。舞臺表演經驗對一個演員表演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舞臺經驗是通過參與、觀察、學習、總結、積累取得的,它需要一個過程,一個表演者一定要多上臺表演,重視社會實踐,積累舞臺表演經驗,才能在反復不斷的舞臺表演中成長起來,在舞臺實踐中不斷的調整和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隨著舞臺經驗的豐富,自信心也得到了培養壯大。
我們可以經常開一些小型的音樂會來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在音樂會中,學生都會有一種不甘落后的心理特征,這樣我們不僅可以積累表演經驗,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我們鼓勵同學之間互相學習,敢于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這樣既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表演經驗。
科學家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鋼琴演奏是一種復雜的動作技能,技巧性很強,需要人們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掌握這種技能。鋼琴的練習不是無頭緒的,它也需要一種科學的練習方法,因此,我們平日里練琴不能盲目地練習。
練琴要具有經常性、不間斷性、有計劃性、分階段的練習習慣。如:視奏階段、技術攻克階段、處理階段、熟練演奏階段、背譜背奏階段等,使練琴更具科學性、合理性。這樣練琴會更具有效果、更加完整。科學的練習方法為我們鋼琴演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增加了我們的信心,確保了表演的完整性。
總之,緊張心理是鋼琴演奏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是鋼琴演奏能否成功的關鍵環節。要正確認識和面對這一緊張心理,同時,在鋼琴演奏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地去尋找調節、克服鋼琴演奏中緊張心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自身能夠有效地控制、克服在鋼琴演奏中的緊張心理,以求得完美的鋼琴演奏,同時也能使我們自身能夠真正地體會和感受到鋼琴演奏帶來的自信、樂趣與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