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關
2009年男子網壇高排名選手之間的較量精彩紛呈,特別是四場大滿貫決賽有三次出現五盤大戰,令觀眾覺得值回票價。
背景:在半決賽經歷五盤大戰淘汰同胞沃達斯科之后,納達爾第一次踏上硬地大滿貫決賽場。對已經征服紅土和草地的西班牙人而言,這是一場全新的挑戰。而與他爭冠的不是別人,仍是老對手費德勒。最終獲勝的納達爾將兩人的交手記錄擴大為13勝6負,也成為史上第一位贏下澳網男單冠軍的西班牙人。
分析:費德勒重壓之下大崩盤
發球時速、Aces、網前截擊,甚至是總得分,費德勒均領先納達爾一籌,但最終瑞士人輸給了耐心。澳網的球速日趨變慢已是人所皆知,當費德勒給納達爾71次致命一擊的同時,也犯下66次不必要的失誤。在這場蕩氣回腸的決賽中,納達爾兩度取得大比分領先,卻被費德勒兩度扳平。但在決定勝敗的第五盤中,西班牙人依舊神經強大,瑞士人卻突然失去所有魔力,無力為決賽畫上圓滿句點。費德勒為破桑神14冠記錄背負了太多壓力,頒獎典禮上的失聲痛哭其實是最好的釋放。
背量:馬德里大師賽從年末遷至法網前。場次也由室內地毯變為紅土。作為本國頭號紅星,納達爾無任何理由推脫參賽。此前,他已在蒙特卡洛、巴塞羅那和羅馬站豪取紅土三連冠,其中兩次決賽擊敗德約。
分析:納選爾無愧鋼鐵神經
德約科維奇一上來就展開積極進攻。刻意減少與納達爾在底線互耗,只要一有機會就大膽出手力爭解決對手,在馬德里稍顯快速的球場幫助下,德約科維奇的這一招收到良好效果,以較明顯的優勢拿下首盤。不過之后納達爾再次展現鋼鐵神經,他在第2盤前10局挽救對方三個非常致命的破發點,贏得寶貴的反擊時機,至本盤搶七,納達爾在心理上已經略占上風,很快他就將雙方的盤分追平。決勝盤,兩人將爭奪的激烈程度推到了一個極限,尤其是最后搶七局的較量。兩人多次交替領先,關鍵時候還是納達爾的意志力更強,他在挽救3個賽點之后逆轉對手。取得這場史詩級比賽的勝利。
背量:法網前,納達爾捧場家鄉賽事馬德里站,未曾料到于半決賽遭遇德約科維奇搏命苦戰。雖然最終他力擒德約,卻加重膝傷。西班牙人不想中斷法網四連霸偉業,因此帶傷奔赴巴黎。前三輪納迭爾均順利過關,他和第四輪對手索德林在羅馬大師賽也曾過招,當時納達爾6-1、6-0橫掃對手。誰也沒想到索德林會在法網突然爆發,掀翻紅土霸主。
分析:索德林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索德林具備優秀的身體素質。1米93的大塊頭。正反手動作干脆直接,能頻頻從高點發起攻擊,強大發球確保其破發之后有能力保住發球局。這些先決條件和之前數次擊敗納迭爾的布雷克、特松加很相似。其次,受膝傷影響,納達爾在本場比賽中表現得力不從心,往日在長途奔襲中打出絕地反擊的招牌動作不見蹤影,反而經常因回位不及時被對手轟出制勝分,甚至還在比賽中幾度摔倒在救球的路上。另外,觀眾在關鍵時刻倒戈,讓納迭爾失去了在逆境下翻盤的動力。最終法網31連勝的神話被終結。
背景:在力擒本土寵兒穆雷之后,羅迪克第三度闖進溫網決賽。然而命運之神仍未眷顧他,第三次在溫網決賽中輸給老冤家費德勒。這是瑞士人第七次溫網決賽之旅,也是最令他感到眩暈的一次。比賽從下午2點開打,持續4小時16分鐘。第五盤16-14的驚人比分創下溫網男單決賽決勝盤局數記錄。憑借這個冠軍,費德勒以15座單打大滿貫傲視群雄,成為無可爭議的男網“史上第一人”。
分析:羅迪克關鍵分欠冷靜葬送好局
羅迪克本有機會取得盤分2-0的領先,卻在次盤搶七面對連續4個盤點時出現致命失誤。大難不死的費德勒乘勝追擊拿下第三盤勝利,就在人們以為羅迪克要繳械投降時。他卻爆發出驚人能量,在第四盤中以再度破發的優異表現以大比分扳至平手。激動人心的第五盤,雙方你來我往均成功保發至第30局。羅迪克在浪費兩個局點之后,隨球上網出現失誤,送出破發點兼冠軍點。相持中,美國人正手將球打飛,這是費德勒全場比賽唯一一次破發,卻足夠他拿下最終勝利。縱觀全場比賽,羅迪克的表現可圈可點,平日遭人詬病的網前截擊也有高達61%的成功率,但在諸如盤點、破發點和賽點這類關鍵分的處理上,羅迪克顯得較為輕率,而費德勒更具底氣。
背景:今年德爾·波特羅在大滿貫算是和費德勒杠上了。澳網四分之一決賽,阿根廷小將慘遭費德勒雙蛋羞辱;法網半決賽。他又在領先情況下被瑞士人逆轉;到了賽季末的美網決賽,這位身高1米98的大個子終于揚眉吐氣一回,打破費德勒美網五連霸,開創網壇新氣象。
分析:德爾·波特羅勝在年輕有拼勁
費德勒本有機會在前3盤結束戰斗,但過多的失誤使他錯失先機。已經28歲的他在體力上無法與還不到21歲的德爾·波特羅相比。無形中,他掉進了對方精心設計的拼體力的陷阱。盡管此前與費德勒的6次交手中沒有取得一次勝利,但是德爾·波特羅在這場比賽中卻將自己力量大、體力好、善于跑動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拿下第四盤之后,他已經用行動摧垮了費德勒的心理防線,最終戰勝對手也就順理成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