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志 張文明
這天,扇了一夜電風扇的胡先生,早晨一醒來就覺得面部不適。一照鏡子,發現自己口歪眼斜、口角下垂,嚇得趕緊去醫院看病。經過詳細檢查,診斷為面神經麻痹,俗稱為面癱。據了解,天氣炎熱時,不少人因貪涼而整宿吹電風扇,或長時間處于對流風環境,或居室內空調溫度調得過低,以致得了面癱。
面癱患者臨床表現為:突發性一側口歪眼斜,閉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鳴、流淚、流涎,鼻唇溝變淺,眼裂增大,額紋消失或不能皺眉,閉目、露齒、鼓腮、吹口哨,等。若久治不愈,血虛不能濡養筋脈肌肉,可出現抽搐、攣縮現象。中醫認為,面癱常由于過勞、緊張、抑郁而使風寒之邪乘虛而入,使面部氣血痹阻、脈絡失養,導致肌肉弛緩無力,受對側牽拉而成歪斜。病因以邪風為主,其次為風寒、風熱,也有風邪與痰瘀相雜者。
面癱有一定的自愈性,對于身體比較好、癥狀比較輕的患者,即使不經過治療也有可能自己慢慢好轉。但大部分患者需要及時就診和系統治療,一般快者10天至半個月,慢者1—2個月可以治愈。但也有病程超過3個月,留下面癱后遺癥的,多見于治療方法不當而延誤病情,或經多種方法治療仍未痊愈等情況。面癱后遺癥一般恢復較慢,治療周期較長。
據了解,中醫在面癱的治療上極具特色和優勢。除口服祛風通絡、榮養筋脈的湯藥外,還可以采用針灸、放皿、拔罐等多種治療方法。面癱患者在治療期間一定要避免再受風寒,包括對流風、長時間吹風扇和在過冷的空調屋內滯留;顏面局部可以做熱敷;多飲水,清淡飲食,少食辛辣食物;克服焦慮心理,保持心情舒暢;生活規律,避免過度勞累,爭取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