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日展開了一系列有關“中華民國政府”遷臺60周年的討論活動,除了“國史館”的特展和中天電視的紀錄片外,一些學者和媒體也紛紛通過披露的蔣介石日記,還原當年的歷史?!锻鷪蟆?日由社長親自撰文,講述了蔣介石布局“棄陸保臺”的內幕。
報道稱,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宣布引退,此前他已為“棄大陸保臺灣”的戰略進行了布局。1月5日,他任命陳誠為臺灣省主席,后兼任“警備總司令”。而孫立人將軍已經在臺灣南部訓練新兵多時,“陳、孫兩人一北一南,互為犄角,成為臺灣防務的重心”。在財政方面,蔣介石命令中央銀行將儲備金移往臺灣、廈門,由蔣經國等人負責督運,“這批資產,依1949年市值估算,約為5億美元”。至此,他的保臺布局基本完備。但此時大陸局勢更趨嚴峻,李宗仁提出六條方案,包括“暫時出國赴歐美訪問,免礙軍政改革”,結果遭到蔣的斷然拒絕。與此同時,美國也不斷質疑蔣介石。8月,美國國務院發表“中美關系白皮書”,給外界一種美已放棄蔣政權的印象,一時之間,人心惶惶。蔣在日記中寫道,“美國對華白皮書之發表,實為我國民族與革命最后最兇之一擊”。
《旺報》還披露說,蔣介石從成都飛往臺北途中心情沉重,以至“假眠三小時未能成寐”。當天的日記記載說,“十八時半抵臺北,與辭修同車到草盧寓(即陽明山招待所)。空氣清淡,環境清靜,與成都灰塞陰沉相較,則判若天淵也”。然而西南戰況失利的消息不斷傳來,讓他寢食難安,噩夢連連。12月31日,他在日記中自省說,“一年悲劇與慘狀實不忍反省亦不敢回顧”,而最令他痛苦的是,“軍隊為作戰而消滅者十之二,為投機而降服者十之二,為避戰圖逃而滅亡者十之五,其他運來臺灣及各島整訓存留者不過十之一而已”,可謂道盡了飽嘗眾叛親離的苦痛。同一天,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繼續援華方案”,臺灣危局總算保住了。蔣介石偕家人到日月潭度假,心有所感地在日記中寫道,“在此重大失敗之中,亡命臺灣猶有自由生活,殊覺自慰”?!n 香)
環球時報200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