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娟
所謂想象,是人腦在原有表象的基礎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力是頭腦中對已有感性材料和知識進行加工改造、創造新形象的能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庇纱丝梢?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是發展學生智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讓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筆者以為:
一、引導想象
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看圖和模擬表演來創設想象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比如講授《黃山奇石》時,圖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庇种傅氖鞘裁?學生很快發現,“猴子”是指山頂上像猴子的一塊巨石,“海”是指山間像翻滾的波浪一樣的云霧。顯然人們把這兩種景象融為一體,稱為“猴子觀?!薄_@本身已充滿了想象的色彩,接著我又讓學生細讀重點句,從中找出“抱著”“蹲”“望”這些描寫動態的詞語,以及“一動不動”這個描寫靜態的詞語,品味想象的意境。這是我讓學生結合看圖,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說:“這只蹲在山頂上的猴子被翻滾的云海驚呆了。”有的說:“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嚇壞了?!边€有的說:“這只猴子望著翻滾的云海在沉思?!边@時我抓住時機,讓學生將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進行即興表演,把圖中景物,由語言變為動作。
二、補白想象
想象補白是一種情理交融的訓練,它不僅包含著能力的訓練,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指向學生的內心世界,并使情感的浪潮得到更大的推動。它與情境創設相得益彰,使明理悟情交融,使感情朗讀真情激蕩。如教學《黃山奇石》一課后,我出示“天狗望月”、“仙女彈琴”、“獅子搶球”幾個詞,引導學生回顧課文,想象畫面,說:“請同學們展開想象,仿照課文描寫奇石的方法,說說這幾塊石頭的樣子。”學生興趣盎然,思維的閘門大開,有孩子說:“一只巨大的天狗趴在山頂,仰著頭,睜大眼睛,好像在看天上的月亮,還張著大嘴,不住地叫著,似乎在說:‘月亮真圓!?!蔽艺f:“你真棒,講得多生動呀!請同學們繼續大膽想象?!庇钟幸粋€孩子說:“我介紹‘仙女彈琴。一位美麗的仙女盤著高高的頭發,戴著漂亮的花,穿著綠色的紗裙,挽著長長的飄帶,坐在山頭彈著古箏?!焙⒆觽冘S躍欲試,連平時不大愛發言的幾個同學也舉起手來了。
三、假設想象
假想即憑借想象來假設情況,假想是創造能力的重要基因。語文課本中有一些課文是培養假想能力的好材料。如教《未來的房屋》我先用第三人稱的口氣,進行敘述和描繪,使同學們對課文有了初步了解,繼而通過學習,同學對課文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時我便啟發學生想象假如你住在這樣的房屋有什么感想?你“設計”中的未來房屋的外形是怎樣的?你還希望這房屋里增加一些什么設備?這些房屋除了建在海洋、太空之外,你還打算設計在哪些地方?在我的啟發下,同學們情趣盎然地暢談起自己的設想。假想能使學生對課文的情感有進一步的加深。
四、接續想象
有些課文的結尾,言猶未盡十分含蓄,能激發起學生的聯翩浮想。在學習這些課文時,我往往是因勢利導,誘發學生開展“接續想象”。學了《凡卡》一文后,我以《凡卡寄信以后》為題作文,讓學生展開接續想象,順作者寫作旨意寫了凡卡種種可能發生的更為悲慘的遭遇。還有學習了《三人行》以后,我又以“黃元慶、小周就這樣拉著王吉文吃力地拖著往前爬”為開頭,讓同學們繼續展開想象,把故事情節想象下去。這樣的想象,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鍛煉。
五、擴展想象
在語文教學中我經常用擴想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所謂“擴想”,就是對教材文句的內涵作開拓,或將課文故事擴展。如教看圖學文《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課時,在分別指導學生初看圖和初步讀文之后,抓住文中11個纖夫逐個具體描繪,圖文對照,使學生認識作者是怎樣對圖進行“擴想”的。讀完以后,我又結合寫作的片斷訓練,要學生在11個纖夫中自選一個進行再次擴想,寫成一篇短文。這樣由看圖到作文的兩次擴想訓練,有例有據,有仿有作,讓學生把自己的某些生活見聞與感受同作品的形象聯想出來,以增強作品形象性。
在教學中,只要我們能注意有機地挖掘課文中可以培養學生想象的“孔隙”,讓同學們在想象中遨游,同學們就會喜歡上語文課,閱讀理解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作文也能得到較明顯的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海門三星明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