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東
高校圖書館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擁有豐富的知識和信息資源,既是高校及社會公眾學習知識、接受教育的最佳場所,也是科技創新成果的匯聚地;既是知識創新的中間環節,也是新知識的創造者。圖書館作為高校文化知識載體的靈魂,在現代社會生活和經濟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發展圖書館管理,當好“信息參謀”,使其在知識經濟中有所作為,是當前圖書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對知識經濟的理解
1.知識經濟最早是由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提出來的,”1996年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正式提出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指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直接建立在知識與信息的生產、分配和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知識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它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傳播和運用為基礎,以創造性的人力資源為依托,以高科技產業和知識產業為支柱,通過知識的不斷創新和增值來達到創造財富,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知識經濟的產生不僅是全球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變革,而且將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產生極其深遠和重大的影響。
2.知識經濟有五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知識經濟是一種信息化經濟。它以新技術革命為依托,直接依賴于知識或信息的不斷積累和開發利用,將知識作為追求發展的內在動力,強調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現代化產品意識。第二,知識經濟是一種人才經濟。知識經濟社會是一個高度重視人才素質和技能培養的學習型社會。知識經濟的核心是科技,關鍵是人才。第三,知識經濟是一種創新經濟。創新的目的是追求新的發現,探索新的規律,創立新的學說,積累新的知識。第四,知識經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經濟。它是以智力資源為首要依托,通過智力開發自然資源來創造新財富。第五,知識經濟是全球一體化經濟。知識經濟中,信息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龍頭。
二、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圖書館事業應采取的措施
1.摒棄落后傳統的管理,建立信息現代化的圖書館管理體系。高校圖書館管理的落后已適應不了快速發展的社會。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現代,認清知識經濟的大勢,扭轉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局面,從單一的、封閉式的學習場所向新技術武裝的、多功能的、開放性的、產業化的現代信息管理中心轉變。在內部信息管理上,高校圖書館管理要采用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主的信息技術系統,加快自動化的建設和自動化管理,加強網絡使用,通過完備的網絡設施和系統軟件將信息資源傳遞給不同區域的讀者,實現網上自行續借、預約、預借等,及館藏資源的網絡導航和網上各種資源導航站來方便讀者使用,大大的滿足了讀者的閱讀要求,也提高了高校圖書館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還可以利用網上和傳統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及時報道新書、數據庫介紹、各種數據庫資源的使用培訓講座、對讀者借閱過期、通過網絡軟件系統提前通報,并根據讀者借閱和使用數據庫情況進行通報,激勵讀者使用資源。
2.加強各圖書館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在信息日益一體化的今天,要加強各種類型、各個層次圖書館之間的聯系的交流,分工合作,通過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等先進技術手段,可以將各個圖書館之間豐富的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傳播、交流和協作,從而做到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信息資源共享,逐步形成全國統一的圖書館信息網絡。這樣更加有利地促進科技、教育、文化的進步,推動知識經濟的發展。可見,大力發展各個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是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一項重大的措施。展望未來,圖書館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演變到電子圖書館、虛擬圖書館的出現,將是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一個重要標志。
3.提高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全面的復合型人才。人力資源是知識經濟時代的戰略資源,圖書館員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資源,對這一重要資源的開發利用是高校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在不斷縮短,各種學科互相交叉、多重融合,文化基礎知識決定了圖書館員對事物分析認識能力的高低,對新知識接受速度的快慢,因此圖書館員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加強社會學、心理學、行為學等相關人文知識和公關社交知識的補充。不僅如此,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圖書館還應著眼于培養新型的信息圖書館員。要想勝任現代化圖書館工作,成為合格的信息管理員和信息導航員,圖書館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的建立和管理、信息資源地開發、網絡與通訊、多媒體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從發展的角度看,圖書管理員的崗位將有一大部分逐漸被信息館員所取代,一個未來虛擬圖書館的信息館員,要能夠按照用戶的要求,從某一大型專業數字圖書館中提取信息資源,進行鑒別、選擇與自動加工,作出有關的目錄和電子刊物、技術報告、數據文件等可視資料,供用戶使用。可見,時代在發展,高校圖書館管理也應依據時代的要求進行相應教學改革,不斷地更新和提高圖書館員的知識結構,進行先進的信息技術培訓,全面提高業務水平和技能,培養知識經濟時代下富有創新精神的新型信息館員。
4.建立新型的服務體系。傳統的服務體系只要求圖書館員遵循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這是做好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但當今社會是網絡與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陳舊的服務觀念阻礙了圖書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傳統的服務方式也已滿足不了讀者的要求,也跟不上知識經濟時代的步伐。網絡環境為人們提供了開放的信息資源空間,體現了一種動態的、雙向的、多樣化的交流過程。人們對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長,對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和方式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對圖書館的服務工作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我們必須認真研究這種變化,以人為本,滿足讀者的一切需求,必須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更新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手段、建立特色信息資源、開展特色的、多元化的信息服務體系,才能更好地滿足信息時代讀者的要求,適應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
5.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視學術交流,開展科學研究。科學技術是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化圖書館轉變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圖書館走向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是高校圖書館擺脫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危機,實現歷史性跨越的正確選擇。科學技術的進步,給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和影響。重視科學技術在高校圖書館中的重要作用,
積極研究并利用各種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來完善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可以組織領導或一些基礎好、素質高、接受新知識新技術能力較強的業務骨干有目的有計劃地到國內外參觀訪問,進行學術交流,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高校圖書館內部也可以組織專門力量,結合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系統地開展科學研究。
知識經濟時代,人們能強烈地感受到信息革命對圖書管理事業的巨大需求和強大推動,科教興國逐步實施,學生和社會公眾的學習積極性日益高漲,我們一定要抓住知識經濟給圖書事業帶來的機遇,早日實現高校圖書館管理現代化,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推進素質教育,更好地為國民經濟經濟增長提供知識和信息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玉紅.《知識經濟時代必須強化圖書館員的素質教育》,《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9月上
2.李征.《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促進高校圖書館事業全面發展》,《蘭州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工作論文集合》.2008年
作者單位:太原師范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