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艷
時下中學生中流傳這樣的一個說法:中學生有三怕: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姑且不論后兩怕,單說寫作文,確實是讓教師和學生都認為這是一件頭痛的事。學生越怕,我們教師越應該正確加以引導。
筆者總結多年教學經驗,先前嘗試讓學生從模仿入手學習練習作文,收效不錯。下面我簡單地談一下“模仿”:
模仿有兩方面的意思。
第一,模仿書面語言
自古以來就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說法。這些都是對模仿書面語言最精辟的論證。這里所說的模仿的書面語言是指古今中外詩文中精彩絕妙的語句。模仿書面語言的第一步是去閱讀理解背誦這些詞句,這就需要學生廣泛閱讀,大量地積累,反復地吟誦乃至背誦到滾瓜爛熟成為口頭禪。對于這一步的完成,筆者的做法是讓他們準備一個摘抄本,有好詞好句就摘抄下來。模仿書面語言的第二步是指在寫作的時候,直接運用到所需的語境中,我們教師要鼓勵學生的種種抄寫方法。這種方法對于初始訓練學生寫作是一種最為有效最為實用的方法。例如,杜甫名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描寫春景時可以運用上,這樣一運用,文章就有了一抹亮色,學生也會在內心產生一種成就感,對寫作的興趣就濃了,在模仿的時候要鼓勵學生自己去閱讀,在閱讀中自己去尋找那些精美的語句,在日積月累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第二,模仿生活本身
我們說模仿生活,是指觀察生活并把它記錄下來。生活是創作的源泉,生活每天都有新故事,靜止的,流動的,大自然、社會賦予我們許多,這些都是我們觀察的對象。觀察生活最好先選取有代表性的生活,再沿一定的順序去觀察,然后還需要分清詳略和主次。先選取生活指先選取自己熟悉方便的生活場景,然后再仔細觀察。觀察的順序可以從大到小,從遠到近進行。觀察還需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點面結合,使廣度和深度相融。
要如實記錄生活,生活本身就有許多我們所謂的中心主旨,有深不可測的奧秘和哲理,如果能夠如實記錄生活,文章里什么都會有的,大可不必擔心沒有中心。再者,如實記錄生活,遠比人為地、主觀地加工提煉要明智得多,也容易得多。訓練學生對人物進行描寫,可以要求他們選定一個待描寫的人物來,然后要求連續觀察這個人物幾天,看他(她)的言行舉止,觀察他(她)做每件事的態度,然后將這幾天觀察所得如實地記錄下來,經過整理后,對人物的描寫會惟妙惟肖,也會更為豐滿。
模仿古今中外詩文中精彩絕妙的詞句,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樹立寫作信心,激發寫作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模仿生活本身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總之,模仿可以使學生寫作時有話可說,有詞可用,日積月累,為以后的創作鋪平道路。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白官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