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寶偉 韓玉偉
在課改如火如荼開展的今天,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成了老師一個不可避免的難題,既要減輕學生負擔,又得抓學習質量,如何才能把這個看似矛盾的兩個問題加以合理的有機融合呢?在我鄉開展的“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課題研究活動中,我積極參與其中,有了自己的幾點粗淺認識和體會:
一、利用兒歌給課堂注入活力
在低年級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老師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孩子們大都會爭先恐后高高地舉起小手,好像都想回答問題,當老師真正點到某個同學讓他回答時,他卻答不上來,尷尬地站在那里發呆。老師感到又失望又可樂。這種現象讓我思考了好久。其實孩子們在成長中還很天真,他們只想積極舉手,引起老師的重視,顯現的只是一種強烈的表現愿望,對需要回答的問題還沒有真正過腦子。為了讓孩子們由單純的表現變得完整而美好,留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回憶。我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不斷的嘗試,發現孩子在學習兒歌時,容易精力集中,學習也很投入,對兒歌記憶特別快。我試著在課堂上盡情地發揮兒歌的作用。經過對比實驗后,效果很好。不僅大大激活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而且使課堂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如:在語文教學中,平舌音和翹舌音很難區分,我利用兒歌教學,學生掌握的特別快。平舌音有三個,z、c、s,(學生用手書空),翹舌音有四個,zh、ch、sh、r,平舌音后加把小椅子,外加一個小芽芽。在課堂中還有很多這樣的知識要處理,有了這些簡單的兒歌就解決問題了。
二、利用游戲使課堂活躍
低年紀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只有當你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時,才能真正發揮有效的記憶功能,為此,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引進了一些簡單可以為學習服務的小游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樂中學,使課堂活躍起來。這些小游戲能充分地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如:當我看到課堂上出現了低沉的氛圍時我會尋找時機,插入一個小游戲,如競賽、找朋友、送信、出牌……課堂氣氛很快被調動起來,孩子們又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實踐證明,在低年級教學中只要我們用心、細心發掘教材,學會利用教材設計情景、游戲活動或編成兒歌,靈活教學,學生就會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在講故事、唱兒歌時記住授課內容。課堂充滿活力,實效性增強了,孩子們的課業負擔自然也會得到減輕。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富裕縣繁榮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