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立文
口語交際是聽話、說話的發展,是一種雙向、甚至多向互動的言語活動。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口語交際活動的訓練,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語音能力、敏捷的思維能力、快速的語言組合能力、得體的舉止談吐能力。這對我們的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雖然現行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每章節后都有專門的口語交際活動,但僅靠幾節課是很難將學生的能力培養起來的,我們要將口語交際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一、精心挖掘教材資源,給學生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
現行的語文教材,我們細細觀察,便會發現教材本身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又一個很好的口語交際情境,只看我們的教師能否抓住,加以訓練。
首先,挖掘教材中的圖片資源,訓練學生口語交際。在語文教材中幾乎每冊都有許多插圖,直觀形象,生動有趣,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觀察、聯想和說話的興趣。如《好伙伴》一文,課文寫了小熊因病住院,小猴子、蜜蜂、百靈鳥都去探望,并送上最好的禮物。課文沒有寫小松鼠、小白兔是如何探望小熊的,可讓學生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觀看課文插圖上的小松鼠和小白兔,想象他們會怎樣去探望小熊,會帶些什么禮物,會如何進門,會說些什么話等。在組織學生進行表演的同時,引導其余學生進行評議,以加深對課文的感悟。最后可仿照課文的句式,將小松鼠、小白兔看望小熊的經過寫下來。
其次,挖掘課文的內容,尋找交際點。對此,我們可以采取很多形式:讓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復述、讓學生充分想象后說話、根據課文中的練習進行說話等等。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之后,可安排這樣一個口頭練習:小壁虎還可能向誰去借尾巴?他看到了誰,對方在干什么?他會怎么說,對方又會怎么回答?然后,讓學生仿照課文的表達形式,連起來說一段話。
二、精心謀劃課堂教學,抓住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機會
在拼音教學中,要利用學習拼音的機會,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進行說話訓練,逐步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如在教學四聲音節時,學習“xi”的四聲:xī方,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xí慣,我們都要養成熱愛學習的好習慣;xǐ歡,同學們都喜歡新來的語文老師;xì曲,我國戲曲的種類有很多。學生可以根據四聲組成不同的詞,造不同的句子,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進行了口語訓練,又掌握了“xi”的四聲。
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最常用的方法是擴詞、造句,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個生字的。如在教學“告”字時,有位學生形象地說為“牛的尾巴讓大老虎一口給咬下來了”既記住了生字,又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然后再讓學生利用生字造詞、組句,便把知識掌握的更靈活了,學知識的同時又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閱讀教學為口語交際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從多方面創設情境,提供口語交際的機會。如:抓住課文有關詞句,啟發學生擴想后說,抓住課文“空白”點,啟發學生先想后說等等。在教學《一定要爭氣》一課中,敘述童第周成功地完成剝除青蛙卵外膜的實驗經過時,只有一句話:“童第周不聲不響地刻苦鉆研,他不怕失敗,做了一遍又一遍,終于成功了。”于是我便抓住“不聲不響”“刻苦鉆研”這兩個詞,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用形象、具體的語言來表達童第周是怎樣“不聲不響”“刻苦鉆研”的。學生結合生活感受,運用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都能想象出各種具體的情節。有的說:“每逢星期日、節假日,同學們都去看電影、逛街購物了,可童第周卻獨自在實驗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做實驗。”有的說:“童第周一進實驗室就入了迷,常常忘了吃飯和睡覺。”等等,學生想象豐富,合乎情理。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展示口語交際的平臺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多多給學生創造一些展示口語的機會,如在剛入學時開展班級內部的自我介紹,每天上課前三分鐘規定為學生的自由演講時間(可口述見聞、讀書心得、體會等),定時召開辯論會等等,使他們真正具備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轉變觀念,更新思想,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
培養興趣的方法,是千變萬化,不拘一格的。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努力開掘,善于引導,用滿腔熱情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當前教學不斷改革的年代里,教師的眼光不應該只瞄在方法的變更上。因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總是伴隨著一種新的教育思想而出現的。方法作為實現目的手段,它永遠不是一成不變的。認識提高了,明確了,方法不僅好學,而且還可以有自己的創新。
1.注重表達,激發興趣。
對于低年級學生,新學期的第一天,學生們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爭先恐后地交談自己假期里的所見所聞。會發現,孩子們所談的,都是自認為最能夠吸引別人,打動別人的有趣味的事。老師明白這是學生產生了急切想表達自己假期生活區的需要。于是上課的時候,老師先不著急說要寫作文,而是在課堂上給孩子們以表達自己感情的機會,一件件真實、生動、有趣味的事說出來了,自始至終學生們講得興致勃勃,使人感到孩子們確有非吐不快之感,最后教師作了簡單的總結,要求孩子們把所說的寫下來,很自然地完成了“一件有趣味的事情”的作文題材。這時才是學生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需要,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2.把握深度,激發興趣
傳統作文教學,造成學生感到作文太難的原因基本上有:一是作文本身確有它一定的難度;二是由于有些教師未能把握中年級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人為地拔高了中年級作文教學的要求,把本來就比較難的作文又人為地加大了難度。
過去,學生一上三年級,老師就搞命題作文訓練。這樣的訓練也不是在低年級寫話的基礎上進行的,而是由寫話訓練一下子跨到寫篇訓練,這不僅加大了難度,而且無法和中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相適應。
總之,良好的口語交際和習作能力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農村一線的教師要不斷總結、反思,立足課堂教學主陣地,將培養良好口語交際能力的革命進行到底!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