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輝
漢字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發展歷程中她以頑強的生命力,始終保持著表意文字的特點。如何讓這一瑰寶得以傳承呢?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在幾年工作中得出結論:激發孩子識字興趣,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孩子識字能力。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我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有效的方法。
一、快樂游戲法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成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庇螒蚴莾和奶焯?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比較高。根據這一特征,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變換游戲形式,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輕松識字。例如,在學習合體字時,設計了一個游戲“摘蘋果,找朋友”。把所學字的偏旁與部首分別寫在半個蘋果上,打亂貼于一棵蘋果樹上,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思考、判斷把偏旁和部首組成字,并讀準了,讀對了,就把“蘋果”送給他。又如“玩字卡”:學生在學習生字時,通過玩字卡認讀生字。一邊擺一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可請教小組同學;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學生齊讀自己的字卡,找出難認的字放在手里;學生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別人學,別人不會的想辦法教。這樣學生不僅學習情緒高漲,而且也培養了學生快速思考、判斷的能力。采用這些生動形象、趣味無窮的游戲學習的方法,學生興趣高昂,記憶深刻,識字效果極佳。
二、激趣樂學法
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因此在教學中編一些順口溜短小幽默,朗朗上口,利用它來識字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激起他們學習和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根據我的實踐和體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順口溜識字。
1.分析字形的方法
例如,美: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彎:一點一橫長,兩豎在中央,一邊一個點,弓字在下方。
2.形象字形的方法
例如,回:四四方方兩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羊和田:羊角彎彎頂上邊,四四方方一塊田
3.涉義字形的方法
例如,美:兩朵鮮花插頭上,王家大姐最漂亮;七:十字尾巴彎彎,算算比十少三。
4.聯想字形的方法
例如,金: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黑:小黑貓,睜兩眼,四個爪子蹲下邊。告:山中有狼肚子餓,一口咬掉牛尾巴。
5.歸類字音的方法
例如,“青”和“清”:河邊青青草,河水清凌凌;“飄”和“漂”:有風吹來葉兒飄,落到水上漂呀漂。
6.利用會意字的特點
例如,日月明,魚羊鮮;手目看,竹毛筆
三、競賽激勵法
小學生爭強好勝、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的特點,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激發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隨時注意學生心理效應,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肯定,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它會有效地支持學生奮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增加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在教“眼、耳、鼻、脖、胸、手、腿、腳”等字時,讓學生像接力賽跑一樣,將字卡一邊讀一邊貼到黑板上人物圖片的相應位置上。最后哪一組用時短,評為優勝組并獎勵小紅花。在激烈的競爭中,大家情緒高昂,記得牢固。
四、表演動作識字法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肢體動作演示字的形義關系。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孫悟空一樣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如,學習“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動作,然后再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如教學“拿”字時,準備一些乒乓球,先讓學生單手接球,準確率不高。然后再讓學生合攏雙手接球,準確率大大提高了。老師指導學生把手合起來容易“拿”穩。在不知不覺中,“拿”的音、形、義,學生都牢牢地記住了。這樣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學起來不費力氣,學生還很積極。
五、盡早閱讀法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去閱讀的學生,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遍喿x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則發展得快,學生自學的能力就很強。只有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時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從實質上減輕過重的學習負擔。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在學習過程中,強調學生會認、會讀、會朗誦,強調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因為不要求學生對所有生字都會用手寫,孩子們很快就能做到會認、會讀、會組詞,能順利朗讀課文。倡導學生讀一些課外書,小學生讀物大多數圖文并茂,一個生動鮮活充滿神奇的世界在他們面前延伸,使他們獲得快樂,并不斷增加識字量。
六、多媒體教學法
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給學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對詞語的掌握。充分利用語言環境進行字義教學。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再讀課文。想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劃出來,大家一起來探討。利用圖片幫助理解“萬紫千紅”“碧野”;營造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環境,讓學生說說:當你來到這地方時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會想些什么呢?“桃”“李”“柳”“楊”都有一個木字旁,都是樹木;利用學生資源來理解,有的學生很快就說出“蝶”“蜂”是蝴蝶和蜜蜂。又教“鳥”字的筆順和第四筆豎折折鉤不易掌握,就制作一個寫“鳥”字的動畫,一筆筆寫出來,配之筆劃聲的音樂,讓學生認識筆順,豎折折鉤這個筆劃學生難寫到位,顯示這一筆時,動畫速度較慢,學生看了動畫,留在記憶里的痕跡就深。
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呢?這還需要我們,乃至于更多的后繼者們來不斷地探索,還需要為全面、快速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展開更多、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漢字的歷史添上精彩而濃重的一筆!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