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云
[摘要]會計控制就是指施控主體利用會計信息對資金運動進行的控制。會計控制的客體就是資金運動,會計控制的主體是會計部門及利用會計信息對資金運動進行控制的其它有關決策部門,會計控制的組織體系是以會計部門為中心滲透到企業每個部門的網絡系統。本文分析了目前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為讀者提供了建議。
[關鍵詞]企業 內部會計控制
一、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會計失控現象較為嚴重,這是造成經濟環境惡化、經濟秩序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具體表現:流通領域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產品的銷售,從采購價格到銷售價格,會計失控較為嚴重,一些企業銷售產品隨意漲價,牟取暴利,采購材料時,不顧企業利益,以得到好處費、得到回扣為準,造成價格上的混亂,不同經濟成份之間的商品交換中,現金結算越來越普遍,造成資金大量體外循環。生產領域生產消耗過高,費用居高不下,成本嚴重失控。這不僅表現在成本總量上的直線上升,而且對成本所含的經濟內容也無法控制,企業亂攤成本、亂擠費用、人為調節成本現象十分嚴重,如有的單位將游山玩水、請客送禮的支出以“合法”的形式計入產品成本,在分配領域,一些企業偷稅、漏稅、截留利潤,結果是企業得了大頭,國家得了小頭,顛倒了利潤分配的主次關系。在企業留利中,多用于亂漲工資,亂發實物,而忽視了再生產規模的擴大,稅后留利使用失衡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企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嚴重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 秩序。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內部控制薄弱,或者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力。這些案例發生在高層次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損失慘重,教訓深刻。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建設,推動經營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顯得尤為重要。
二、手工會計業務操作流程與電算化會計業務流程差異的分析
1.相互牽制方法上的差異。在手工會計中主要是通過會計人員之間的職責分離來實現相互牽制,而電算化會計的會計信息由計算機進行集中化、程序化處理,會使手工處理系統中某些職責分離,使相互牽制的控制措施失去效用。
2.是否反映賬務處理全過程的差異。由電算化來處理會計業務后,需要手工來做的工作就只剩下匯總原始憑證了,其他的除了向計算機輸入信息和指令外,大部分原先需要手工核算的部分可全部由計算機來完成。電算化在自動處理上與手工處理有著差異。
3.財會人員處理會計信息過程的差異。手工會計會計信息與業務過程相分離,只采集存儲和加工業務過程中所發生事件的子集信息,會使財會人員和業務管理人員之間產生隔閡,可能導致業務過程管理與財會工作中不必要的流程,從而無法有效地起到會計控制的作用。而當前的業務處理新流程,使財會人員從日常繁雜枯燥的信息處理流程中解脫出來,從核算角色轉變成管理控制角色,并參與制定和實施整個業務處理的過程。
4.會計處理程序上的差異。手工會計核算形式本質上是采用直線式數據處理流程,而在電算化會計中通常采用記賬憑證核算形式,對數據采取集中收集、統一處理、數據共享的操作方法。
三、內部會計控制設計過程中的要點
1.授權批準控制與內部會計控制的關系。授權批準控制要求企業明確規定涉及會計及相關工作的授權的范圍、權限、程序、責任等內容,企業內部的各級管理層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經辦人員也必須在授權內辦理業務。授權批準控制是內部會計控制設計的核心內容。
2.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與內部會計控制的關系。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控制要求單位按照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合理設置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衡機制。主要包括授權批準、業務經辦、會計記錄、財產保管、稽核檢查等職務。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是內部會計控制設計的基本要求。
3.內部控制檢查與內部會計控制的關系。要建立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企業內部控制是基礎,按照《會計法》的要求,國家正在逐步建立企業內部控制、政府監督和社會審計監督組成的“三位一體”的社會會計監督體系。內部會計控制的實施是應用會計方法和其他有關方法,對財務、會計工作和有關經濟業務進行的控制,它的有效實施是保證企業經營目標的有效手段。
4.合理的崗位設置、分工與內部會計控制的關系。企業應當根據本企業的行業特點、業務類型設置合理、可行的崗位,以規范企業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堵塞會計漏洞、消除會計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糾正會計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
四、解決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問題的對策
1.提高企業管理者素質和企業員工素質。企業管理者的認識程度直接影響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執行力度和效果,如果企業管理者素質不高,勢必影響整個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執行。從現有企業管理者的素質來看,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要適應企業管理和發展的需要,必須致力于提高管理者的素質,才能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貫徹得更好。同時,在企業管理者的努力下,建立企業文化,給員工提供一個有安全感,歸屬感的企業文化環境,將更加有利于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的執行。現有企業員工素質普遍偏低,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有針對性的對企業員工進行管理知識培訓,業務素質培訓,企業文化培訓。建立系統的培訓機制,旨在全面提升企業員工素質。在培訓過程中特別加強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的培訓,使全體員工都有參與意識,并自覺加入到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執行過程中來,這樣,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建設和執行就容易得多。
2.切實健全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建立系統全面的內部控制制度。對照《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的要求,對原有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進行歸集梳理,抓緊結合企業業務特點,從賬務核算系統、相關業務憑證、業務印章種類、資金管理機制以及財務核算系統諸多方面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實施細則和操作程序,修訂和淘汰已過時以及與 法規相抵觸的制度辦法和操作規程,為內部機制運行提供制度支持。
五、結束語
會計控制并非由會計部門獨立完成,它可以向其它決策部門提供信息,各部門利用會計信息對價值運動進行局部控制。只有將各部門的間接控制與會計部門的直接控制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最佳的會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