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鵬 吳碧麗
[摘要]中國動漫教育作為動漫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從規模上迅速發展,但與動漫產業脫節的現象日益嚴重,造成動漫產業民族化發展在全球化的語境中過度“外化”,失去民族性特征的同時發展滯后。中國動漫教育的民族性建設是動漫教育發展中提出的前瞻性思考,是從人才培養的戰略性角度來支撐動漫產業未來民族化的發展。
[關鍵詞]動漫教育;民族性;民族化
中國的動漫教育是動漫產業鏈上重要的一環,在動漫產業的帶動下,近10年來中國動漫教育出現火熱的發展形勢,從教育部網站公布的《2008年度經教育部備案或審批同意設置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名單》中可以看到,全國擁有動漫類專業的高校增至485所,這個教育環節所展示出的勃勃生機從整個動漫產業鏈的發展形勢上看是必然的,但從教育本身的規律上分析卻是盲目的,甚至有大躍進的特征。在動漫產業對專業人才渴求的背景下,動漫高等教育的興起是大勢所趨,社會對動漫行業蘊涵的巨大商機也有了一個再認識的過程,但在高等動漫教育建設的問題上卻沒有充分意識到專業動漫人才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現代的民族性動漫教育體系的形成也是需要長時間的積淀,需要完整切實地對現代動漫理念進行探索。
一、動漫教育的現狀問題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動漫教育游離于動漫產業邊緣,沒有體現出其在產業鏈中的支撐地位。相反,動漫教育在產業面前表現的嚴重不適應的窘困局面卻日益顯露出來。主要體現在中國動漫教育培養人才的單一性,不能適應動漫產業對高素質、多層次人才的需求。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動漫教育體系發展至今忽略了動漫教育民族性人文理念的建設,普遍性出現“理論偏移”與“唯技術論”的兩種思潮。前者自身對現代動漫教育理論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植入其他藝術設計門類的理論體系,稍作修改,有的甚至原封不動地直接應用到動漫教育中,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后者更是泛濫成災,這種論調有一定的時代客觀背景。首先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的社會經濟體制改革風起云涌的浪潮當中,各行各業都處于與世界接軌的進程中,動漫行業也處于悄然興起的雛形階段,中國原有的一點薄弱的動漫教育的根基沒有及時適應動漫行業由傳統向現代化過渡的時代要求就被國外洶涌而來的動漫勢力沖擊得七零八落,但這并沒有使中國的動漫行業發展的腳步停滯,反而在產業形成初期階段,需要大量人才的前提下促生了民間動漫教育團體的大規模出現,成為我國動漫產業初期人才培育的主導力量。雖然,民間動漫短期教育培訓以動漫軟件技術教育為主,有“時間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但其因缺少傳統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學科交叉的深層次條件,故很難培育出現代的高素質復合型的動漫人才,培養的多是動漫企業中低級別的加工型人才。這種培訓體系經過多年的運作,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并且由于軟件技術看得見、易掌握、見效快、便于運作等特點,在動漫教育爆發式的建設階段被很多缺少動漫辦學經驗條件的高校直接借鑒過來,這類以動漫軟件技術為核心的動漫教育體系實際上就是民間動漫培訓體系的移植。這兩類教育體系模式如今在國內的高等動漫教育中大行其道,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它們的發展帶來的結果只會使動漫教育與動漫產業之間逐漸脫節,最后淪為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而缺少民族自身造血功能的民族動漫產業也會日漸萎縮,不得不依附國外的動漫產業鏈,最終必然成為世界動漫產業加工的血汗工廠。
二、動漫教育民族性建設與產業民族化的關系
我國政府已經明確提出中國的動漫產業要實現民族化的長遠戰略目標,動漫教育的民族性建設是實現中國動漫產業民族化的重要的基礎環節。中國動漫產業民族化是全球化進程的必然產物。“民族化”的主要內涵不等同于民族性,而是更在于強調通過借鑒國外動漫產業的經驗來更好地突出自身民族風格,為表現民族內容題材服務,因為所謂“化”是必須以吸收外來東西為前提的。發展的基礎,關鍵還在于尊重自己的文化。“民族性”在動漫藝術文化方面主要指其本身的生存、成長的社會基礎與環境,帶有明顯的區域文明的性質和本民族的顯著特征。動漫的民族風格是由民族區域文明的地理環境、社會意識形態、傳統文化脈絡、風俗倫理、生活生產、語言心理等多種元素構成,每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明的民族都有著本身對世界的不同的詮釋,任何一部優秀的動漫藝術作品的創作都必然存在其深刻的民族烙印。
現代性的民族動漫教育理念體現出的動漫文化具有民族化與民族性的雙向效應:一方面是文化的趨同性,另一方面則是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前者造成對本土文化的巨大沖擊,后者表現為對本土文化的守護和排外的特征。世界各種族和各國文化理念都獨具個性,動漫在某個區域文化范疇內,以其獨特的形態和廣泛的傳播功能,在區域文化意識形態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又在某種程度上推動全球化,有時也成為文化入侵者的一種工具,這種文化的趨同性、差異性和多樣性存在著對抗的同時又相互協調融合,促使世界動漫文化多元化的產生,為全球化提供一種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格局。在多種族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會使區域文化更具有典型性、多樣性。教育正是要肩負起對民族性在時代文明演進變化的任務,把握民族個性特征在本土動漫文化中的主導地位。俄國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認為:“由本民族自己創造并且建立在民族性基礎上的教育體系,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這樣的力量是那些建立在抽象的思想基礎上或者從其他民族那兒借用來的最好的體系所沒有的,只有民族教育才是民族發展歷史過程中的一種積極手段。”因此,在目前中國動畫和國外動畫實力對比處于劣勢的背景下,深刻認識當代動畫藝術的時代性、商業性、流行性、娛樂性等特征,開放性地吸收世界多元化的動漫文化、科學技術,并與本土民族性傳統文化資源融合,主動構建民族性的動畫教育模式;通過有意識地傳授民族性文化藝術教育內容、培養受教育者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并使這種情感與精神內化為受教育者的一種穩定的品質的教育,從而在動畫產業民族化進程中實現民族性文化價值觀主體地位的進一步鞏固。這是高校本科動漫教育的社會功能與責任。中國的民族動漫產業只有在這個過程才會符合動漫文化新時期的發展要求。
三、動漫教育民族性建設的策略
當代動漫產業民族化是商業化的過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高校動漫教育在發展中極力探求與產業模式的關系,發揮其在產業鏈中的基礎作用,這是其社會價值化的體現。現代教育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及其獨立性。而我國動漫教育在產業化的影響下表現為完全的屈從地位,失去教育應有的獨立性,也失去了其對動漫產業的“支撐”作用。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掌控高校動漫教育建設中“民族化”與“民族性”的平衡。
1,構建完整的高校動漫教育體系,打造民族動漫教育品牌意識
現代動漫教育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動畫片創作教育的概念,動漫藝術教育發展到今天主要包括影視動漫和游
戲動漫兩部分。培養的人才要具備人文藝術與科學技術兩方面能力,這要求人才具備極高的綜合素質。培養人才的層次定位也有區別,動漫原創人才、動漫管理執行人才、動漫營銷流通人才、動漫高級設計制作人才、動漫技能型應用人才,這都需要不同的專業教學體系,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交叉關系,共同構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其必然以民族性文化底蘊為核心,吸納國際化的動漫理念,同時符合中國特有的國情條件,與民族動漫產業緊密結合,才能共同打造民族動漫教育品牌。美國加州藝術學院與美國迪斯尼公司合作,使其成為世界聞名的動漫教育品牌的經驗是值得借鑒的。通過教育的學術研究到企業的應用實踐,全方位培育有民族性價值觀的時代動漫人才是動漫教育的社會價值所在,從而通過培養人才的宏觀的視角與長遠的民族文化意識,在產業全球化的背景下實現本民族文明特征、藝術形態經典化。
2,民族性文化傳統的繼承與融合
中國是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大國,擁有獨具個性的民族性格,上個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中國的動漫曾經輝煌過,《大鬧天官》《小蝌蚪找媽媽》《天書奇淡》等動漫藝術作品中強烈的民族性文化藝術表達讓世人贊嘆,被世界稱為“東方學派”,在東西方動漫藝術的交融中,中國的動漫藝術傲視寰宇。但那是時代造就的,有著強烈的社會性背景。今天中國的動漫產業與國外的動漫產業的博弈中的失落說明以往的教育模式并不能適應當代動漫產業的發展需要,但是傳統的藝術風格及影響力給我們很好的指引,民族性就是我們中國動漫藝術的性格。黑格爾《美學》宣稱:“性格就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動漫教育民族性建設正是強調民族性在動漫教育中的繼承發展,深化普及國學文化思想內涵,在動漫教育理論體系中拓展加強如漢文化、民間藝術等多種文化的傳承。當然教育民族性的建設不是狹隘的排“外”思想,而是立足于本民族性格特征的基礎上選擇性地借鑒學習國外先進的動漫理念,達到古典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結合,樹立成熟的民族化動漫理念,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性動漫教育體系。
3,以人為本,注重實踐能力養成教育
高校動漫教育不論是在硬件設備建設上,還是在軟實力結構上都是圍繞著人才能力培養問題,這個能力的培養包涵專業技能教育和人文素養教育。動漫是一種藝術文化,動漫技能只是實現藝術思想的一種手段,而人文素養恰是具備成熟的藝術思想的基礎,就好像學會了屠龍術,但前提是能找到龍,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因此實踐能力不是簡單的指技術性的能力,而是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兇為從事任何一門藝術的創作者最后展示出的不是高超的技巧,而是個人的良好素養和對生活獨到的認識。因此,高校動漫教育的能力培養需注重民族性的文化教育,培養的人才首先要認識自己,而后才能認識世界。
綜上所述,中國動漫高等教育民族性建設的意義是戰略性的,復興民族動漫產業并不能只依靠動漫產業自身的發展,更應從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意義出發,從教育入手;中國的動漫教育必須符合當代動漫文化發展的趨勢,調整現時教育與產業脫節的狀態,使其成為民族動漫產業堅固的基石,承擔起中國動漫產業民族化發展中的歷史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