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琴
〔關鍵詞〕 體育教學;農村中小學;
誤區;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12(A)—0036—01
一、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誤區
1. 非競技項目教學不屬于正規的體育教學。奧運競技精神觀已深入人心,鼓舞著不同國度、地區的人們來挑戰人類極限。同時,奧運比賽項目也成為人類征服困難、勇攀高峰的目標,成為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奧運項目還被列入中小學體育教材的內容。但教學中教師往往把弘揚奧運精神與奧運競技目標二者相混淆,將競技目標作為教學水平和效果評價的唯一標準,采用強制性的專項化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運動競技水平,而將非奧運項目的教學看作“不務正業”或搞“偏門”,造成教學內容、手段和形式的單一化。
2. 準備活動須排隊做徒手操。排隊做徒手操是準備部分的一種手段和形式,是非唯一的。準備活動的本意是熱身,是為了使身體迅速適應高強度的運動。但由于在教學評價時通常把隊列隊形作為判斷課堂組織是否嚴密、紀律是否嚴明的標尺,于是造成教師在準備部分一定要集中學生排隊做操。
3. 教學中的教材必須全面安排。一些教師認為每堂課必須要安排兩個或兩個以上內容,而且上、下肢都要活動,新舊教材一定要搭配方能體現全面發展身體這一教學原則。實際上,這是機械式地理解了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真正對該原則的貫徹我們應從學年、學期教學計劃入手,或從教材內涵的深入挖掘去體現。否則強求面面俱到反而會降低身體鍛煉的效果和體育教學的功能。
4. 放松運動須簡單化、有效化。放松整理是運動結束后緩解學生身心緊張所采用的方法。當前農村中小學體育課的放松部分大多為單純性的生理放松,對心理放松比較忽視,手段簡單、程式化,這使得該部分千篇一律,實際意義不大。
二、誤區產生的原因
1. 體育教師太看重競技體育。大多數體育教師中學階段就接受過長時間的競技專項運動訓練,而且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技術課大多數屬于奧運競技項目,這就造成他們的思維單一、視野狹窄、競技觀念強。
2.教師教學觀念陳舊,不能適應新的教學改革。這主要表現在教師忽視學生主體作用,教學理念僅局限于知識技能的傳授上,重“教”輕“學”,只注重運動成績的提高而忽視學生個性的完善和身心的全面發展。
3.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較深。我國體育課的組織結構多年來一直沿用前蘇聯的三段式教學,即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種教學模式過程機械、形式呆板,過于強調統一性。
三、克服誤區產生的策略
1. 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師須提高吸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更新知識結構,及時了解和掌握業務發展動向和最新成果,學習其他與體育相關的學科知識,重視相鄰學科之間的滲透作用,深入認識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理念,開闊視野,提高認識,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及時“充電”,為教學工作做充分的準備。
2. 在教學中樹立創新意識。教師應在平時多吸收和借鑒新的教學理念、觀點,拓展教學改革思路,拋去傳統體育教學中某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在組織課堂活動中不局限于常規的方法手段。體育課堂的教學方法不僅有軍事化方法、競技訓練方法,還有表演化方法、模擬生活方法、娛樂化方法、結合音樂方法等,教師應通過借助其他方法手段為教學服務,改變體育課堂的單一模式,讓教學回歸學生生活,增強綜合教育功能。
3. 積極開展試驗課教改活動。教師應積極探索體育教學,大膽開展試驗課,推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在試驗時要更新自己的觀念,創新運用一些教學方法、手段。試驗課后還要及時進行反思,進行總結反饋,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4.積極轉變教學評價理念。有人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那么同樣我們可以說,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那么我們也就找不到一個對任何學生都適宜的評價標準。因此,我們在教學評價時不應過分注重學生成績的高低,而應多關注學生的進步,不僅要看到學生的近期顯性效應,更應注重遠期的隱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