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尼泊爾特約記者 張 松
為了向尼泊爾現政府施壓,普拉昌達領導的尼聯共(毛主義)開始組織“第三次人民運動”,目前運動進入第三階段,其主要行動計劃包括自行宣布在尼泊爾全國組建13個自治區,組織各類游行示威,進行“全國關閉運動”等。
據尼泊爾新聞網報道,尼聯共(毛主義)15日宣布建立兩個自治區。此前,14日,普拉昌達親自宣布了兩個自治區的成立,這使得該黨近期宣布的自治區數量達到8個。按照尼聯共(毛主義)的計劃,尼泊爾根據種族和地域,將劃分成13個自治區。
尼泊爾有30多個民族,近年來,各少數民族要求自治的運動不斷高漲。但尼聯共(毛主義)的這一行動爭議很大。目前,尼主要政黨均支持明年5月制定的新憲法改尼泊爾為聯邦制國家。但在聯邦制的形式和各自治行政區域的劃分上,各政黨分歧很大,比如目前執政的尼共(聯合馬列)主張將尼分為16至17個自治區,而執政聯盟成員大會黨尚未明確本黨主張。尼聯共(毛主義)此次單方面宣布自治區的做法,主要意圖在于團結尼各少數民族,向政府施壓。但尼泊爾總理內帕爾警告尼聯共(毛主義),這一做法可能導致“政治對抗”,并呼吁尼聯共(毛主義)盡快取消這一決定。尼其他政黨領導人也紛紛批評尼聯共(毛主義)的“挑釁性”行為。
作為本次運動的一部分,尼聯共(毛主義)還宣布12月20日至22日再度進行“全國關閉運動”(指封鎖一切交通)。12月初,尼聯共(毛主義)在西部組織了數萬名無地農民,強行占領了大片私有林地,宣稱進行“土改”,尼政府動員了數千名警察前往驅散。雙方爆發了激烈沖突,造成包括農民和警察在內至少5人死亡,數百人受傷。此外,有關尼聯共(毛主義)占領土地的報道不絕于耳。
尼聯共(毛主義)一直聲稱,作為在制憲會議擁有近四成席位的該黨理應領導政府,但由22個中小政黨支持的內帕爾總理仍得到多數議員的支持,并拒絕尼聯共(毛主義)有關政權更迭的要求。分析人士稱,朝野爭斗加劇了尼國內的動蕩局勢,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物價上漲飛快,民眾生活困苦。▲
環球時報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