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1960年
1月7~17日,中共中央在上海舉行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確定了1960年國民經濟計劃,討論了今后3年和8年的設想。由于夸大地估計了“反右傾”以后的“大好形勢”,會議又過高地規定本年度鋼產量為1840萬t等高指標,會后各省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為繼續“大躍進”,紛紛大辦縣、社工業等。這些“大辦”,使得“共產風”比1958年更嚴重地泛濫起來。在“左”的思想影響下,不切實際的高指標使勞動保護工作十分艱難。
1月11日,勞動部召開第二次全國勞動保護統計工作會議,提出事故統計必須做到準確、及時、可比、有分析。對事故統計報表做了簡化。
1月17日,國務院第39次全體會議批準《關于放射性工作衛生防護暫行規定》,由衛生部、國家科委于2月27日公布執行。這一規定對新中國和平利用原子能事業迅速發展,保障從事放射性工作人員及居民的安全健康,作出具體規定。《規定》還要求年齡在18歲以下的未成年工和孕婦、授乳婦一般不得從事放射性工作。
2月25日~3月1日,勞動部召開鍋爐安全技術鑒定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委員會的組織簡則,討論和修改了《鍋爐安全監察規程(草案)》等規定。
4月10~20日,勞動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在湖南長沙召開了第四次全國勞動保護工作會議。針對當時全國事故猛烈劇增的形勢,會議提出了“與工傷事故作斗爭,積極改善勞動條件”的任務,提出在全國開展以“十防一滅”(即防撞壓、防坍塌、防爆炸、防觸電、防中毒、防粉塵、防水災、防水淹、防燒燙、防墜落、消滅工傷和死亡事故)為中心的安全大檢查群眾運動。
4月20日,勞動部部長馬文瑞在第四次全國勞動保護工作會議上的總結講話中,指出當前勞動保護工作的任務和工作重點是:“①在發展生產和革新技術的基礎上改善勞動條件,變笨重為輕便,變有害為無害,變危險為安全,變骯臟為清潔。當然,這只能逐步變革,不可能一下子就解決所有的問題。②與傷亡事故作斗爭,減少和消滅傷亡事故。③與職業病和職業中毒作斗爭,防止以至消滅職業病和職業中毒。④做好勞逸結合,安排好職工勞動和休息。⑤對于女工進行特殊的保護,就是妥善地解決女職工在勞動中由于生理條件而引起的一些特殊問題。另外還有對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未成年工雖然很少,但是仍需要作為一個問題提出)。”
5月9日,山西大同老白洞煤礦大爆炸是建國以來最大的礦難,這次事故死亡677人,連同被救出的228人中又死亡5人,共死亡682人。1961年3月24日寫出的《關于老白洞礦煤塵爆炸事故追查工作的結案報告》認為:老白洞礦事故是煤塵爆炸事故。
5月5~12日,勞動部、一機部、化工部在天津聯合召開全國鍋爐技術革新現場會,交流了技術革新和采用機械化等方面的經驗,決定在全國廣泛開展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競賽活動。
5月1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切實注意勞逸結合保證持續大躍進的指示》。指示說,在最近一個時期,不少廠礦、商店、學校、機關和人民公社,對于群眾勞逸結合問題很不注意,有的完全忽視。工作和學習時間過長,經常通宵突擊,公休、假日不得休息,個別廠礦甚至擅自把勞動時間改為12小時。中央認為,有必要再一次提請各級黨委切實注意和認真解決勞逸結合這一極關重要的問題。
7月1日,衛生部、勞動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公布試行《矽塵作業工人醫療預防措施實施辦法》和《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
7月24日,中共中央批轉勞動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黨組《關于女工勞動保護工作的報告》,提出要加強婦幼衛生保健工作,建立健全女工“四期”(月經、懷孕、生育、哺乳期)勞動保護制度。即對從事笨重勞動和經常攀高彎腰工作的孕婦,要調做適宜工作;對從事長久站立、蹲坐、行走懷孕7個月以上女工,要給予工間休息,有條件的不讓她們做夜班;對哺乳的女工,嬰兒不滿1周歲的,工作中給1次或2次哺乳時間,每次20min,往返時間計為工作時間;對社辦企業女工,生育期間應給45~56天的產假。
9月30日,中央批轉了經周恩來總理審定的國家計委黨組《關于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的報告》。報告中首次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八字方針”不僅對于不切實際的高指標進行調整,使國民經濟趨向科學發展;而且對于保護職工在生產勞動中的的安全與健康,起到促進作用。
11月28日,平頂山礦務局五礦,因不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安全管理混亂,存在的重大事故隱患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導致發生一起特大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死亡187人,36人受傷,損壞巷道2820m。
11月30日,安徽淮南礦務局謝家集二礦因不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安全生產管理混亂,導致6采區13槽6號眼發生煤塵爆炸事故,20人遇難,11人受傷。
12月15日,四川省重慶市中梁山煤礦因長期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不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安全管理混亂,導致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24人。
12月2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在城市堅持8小時工作制的通知》。《通知》重申,全國各城市的一切單位,一切部門,在一般情況下,無例外地必須嚴格實行8h工作制,不得任意加班加點,不得任意侵占干部和群眾的業余休息時間;堅決制止忽視勞逸結合的做法;對屢教不改的負責人或負責單位,應給予必要的處分。
12月24日,勞動部發布《蒸汽鍋爐安全規程》。
1961年
1月10日,國家經委、勞動部發出《關于加強安全設備的維護檢修工作的通知》。
1月13日,中共中央于1960年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會議討論了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毛澤東在會上說,社會主義建設不能急,要搞它半個世紀,要搞幾年慢騰騰,不要務虛名而遭實禍。他批評“一平二調”“共產風”是“人禍”;要求大家勇于承認錯誤,有多少錯誤就說多少,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有什么反什么。毛澤東提出大興調查研究之風,1961年要成為實事求是年。會議為中共八屆九中全會作了準備。這次會議精神,不僅對于各級領導在經濟建設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起到了正確指導作用;而且對于勞動保護戰線的各級領導如何做好工作進一步明確了方向。
1月14-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舉行八屆九中全會,會議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在會上,毛澤東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這次會議,對恢復黨的實事求是傳統作風,糾正“大躍進”的錯誤,是一個轉折的關鍵。
3月6日,湖南省拓溪水力發電工程局因安全生產管理混亂,存在的重大事故隱患未予以解決,導致水庫發生塌方事故,死亡64人,傷24人。
3月16日,遼寧撫順勝利煤礦因長期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不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安全管理混亂,導致發生火災事故,死亡110人。
4月3日,四川省竹園壩鋼鐵廠因不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對長期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不予以重視,安全管理混亂,工人手持煤油燈觀察膠水泡制情況時,不慎將煤油燈與汽油接觸著了火,導致焦化車間職工宿舍發生火災事故,死亡93人,重傷33人,輕傷14人,受災者共有353人。燒毀簡易砧木樓房兩棟共32間,公物600余件及全部傷亡和受災者的被服、現金和生活用品等。
4月28日,四川省南充專區高頂山煤礦因對存在的重大事故隱患不予以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管理混亂,導致發生巖石大垮塌,死亡82人,傷3人。
4月30日,煤炭部發布《關于加強煤礦衛生工作及防止矽塵危害的通知》。
7月12日,勞動部、公安部、化工部發布試行《氣瓶安全管理暫行規定》。
7月26日,鄧小平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談了東北工業企業的情況,提出企業要整頓,要起草一部工業企業工作條例。并且讓薄一波具體負責起草《國營工業企業管理工作條例(草案)》。
8月11-14日,在鄧小平主持下,中央書記處在北戴河連續舉行4天會議,對薄一波寫出的條例草稿逐條討論,最后歸納為70條,簡稱《工業70條》。《工業70條》針對“大躍進”出現的勞動保護工作削弱、安全生產秩序混亂,瞎指揮、亂操作,設備損壞嚴重等問題,明確規定了國營工業企業的性質和基本任務,重新肯定了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要求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這個條例草案的討論和試行,對于總結國營工業企業管理工作的經驗,貫徹執行當時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促進我國工業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9月16日,中共中央將廬山工作會議上通過的《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簡稱《工業70條》)發給各地各部門討論和試行。《工業70條》根據當時實際情況,提出了整頓國營工業企業、改進和加強企業管理工作的一些指導原則。《工業70條》中的主要勞動保護、安全生產規定如下。
第16條規定:“企業要根據各自的特點,制定安全技術規程,定期進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技術安全的檢查。全體職工都要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不許冒險作業。新工人必須學習安全技術規程,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操作崗位。”
第20條規定:“每個企業,都必須從做好定員工作,改善勞動組織,提高職工的思想覺悟、技術熟練程度和業務水平,加強勞動保護等方面,來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用更少的勞動時間,生產質量更好、數量更多的產品。”
第24條規定:“企業必須實行安全生產制度,認真做好勞動保護工作,改善勞動防護設施,教育工人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切實避免工傷事故。做好勞動保護用品的供應、分配和管理工作。對于高溫、高空、井下作業和有害身體健康的工種的工人,在勞動保護方面應當享受的各項待遇,必須切實保證;需要定期輪換工作的職工,必須按期輪換。在車間內外、廠區內外要經常保持整齊、清潔、衛生。切實保護職工的健康,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逐步減少、努力消滅職工中的職業病。認真實行勞逸結合,不許隨便加班加點。要堅決精簡會議,取消不必要的業余集體活動,使職工有足夠的睡眠、休息、學習、娛樂和從事家務活動的時間。”“分配女工的工作,要切實照顧女工的生理特點,不適宜由女工做的工作,不要讓女工去做。要特別注意女工在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勞動保護。”
10月7日,勞動部、商業部發出《關于勞動保護用品管理職責問題的通知》。確定由勞動、商業兩個部門共同核實需要供應護品的職工人數,研究供應辦法;商業部門負責安排計劃分配和組織物資調撥供應;勞動部門負責平衡各產業部門內的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制訂地區性的統一標準,并對執行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1962年
1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舉行擴大的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及地委、縣委、重要廠礦企業和部隊的負責干部7000多人(因此又稱“七千人大會”)。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總結經驗,統一認識,加強黨的民主集中制,切實貫徹調整國民經濟的方針。會上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書面報告和講話,初步總結了1958年以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經驗教訓,分析了幾年來工作中的主要缺點錯誤。講話指出:當前經濟困難的原因,除了由于自然災害造成農業歉收外,“還有一條,就是從1958年以來,我們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報告指出全黨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踏踏實實地、干勁十足地做好調整工作。毛澤東在會上作了講話,著重指出必須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必須在總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的基礎上,加深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他在講話中作了自我批評。這次大會,也包括對工業經濟建設中因不切實際的高指標、不尊重科學的大躍進而導致傷亡事故頻頻發生,有了清醒的認識。
1月31日,勞動部發布關于抓緊處理1961年死亡事故的通知。
2月27日,安徽省滁縣豐山水泥廠、鐵路采石工地、淮河水泥廠等8 個單位聯合倉庫因安全管理不善,存放的50多萬發雷管爆炸,倉庫被炸毀,保管員被炸死。
3月15日,河南省鶴壁礦務局因不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安全管理混亂,導致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8人,傷42人。
3月26日,國家科委、勞動部發布《關于核定蒸汽鍋爐安全工作的安排的通知》。
4月26日,勞動部發布試行《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規程》的通知。
4月29日,勞動部、化工部、輕工部、石油部發布《關于開展受壓容器安全檢查的聯合通知》。
7月24日,國家計委、衛生部發布《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從1963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個標準是在1956年暫行標準基礎上制訂的,要求新建、改建的大中型企業均應按此標準執行。
8月8日,國務院批轉勞動部《關于防止矽塵危害工作的情況和意見的報告》。
8月14日,勞動部、商業部發布《關于防止氨瓶爆炸事故的通報》。
9月26日,云南省云西公司新冠采選廠火峪都尾礦庫發生潰壩事故,死亡171人。
10月4日,勞動部發布《蒸汽鍋爐使用登記試行辦法》和《對蒸汽鍋爐司爐工人的安全技術管理試行辦法》。
10月8~13日,勞動部在北京召開13省、市勞動保護工作座談會。會議總結了1961年的工作安排,并對防護用品、防止矽塵危害、鍋爐安全等工作作了研究。
12月10~18日,勞動部會同衛生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冶金、煤炭、輕工等8個部門聯合召開第二次全國防止矽塵危害工作會議,總結第一次全國防塵會議以來的工作和經驗。
周恩來總理聽取了會議匯報,并指示“要力爭在三五年內解決我國工業企業中矽塵危害問題”。
1963年
1月6日,安徽省阜陽專區山金家煤礦由于安全生產管理混亂,測氣員和安全檢查員擅自恢復井下通風,造成風流紊亂,一氧化碳擴散全井,導致64名工人中毒。
2月9日,國務院批轉勞動部、衛生部、冶金部、煤炭部、全國總工會《關于防止矽塵危害工作會議的報告》(國經周字第100號文)和勞動部《關于1963年防止矽塵危害措施專款的分配和使用意見》。根據防塵會議期間勞動部毛齊華副部長向周恩來總理匯報防塵工作情況中提出的請示,周恩來總理在對報告的批示中,提出了盡快防止矽塵危害的要求,國務院批準撥款1300萬元作為防塵專項費用。
3月1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關于從事有害、高溫、井下作業工人食品供應情況和意見的報告》。這個報告鑒于當時國家經濟困難的情況,為增強從事有毒有害、高溫、井下作業工人的體質,對全國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120萬人,高溫作業90萬人,礦山井下作業151萬人,決定從1963年4月1日起,對這些工人實行保健食品制度。
3月19日,薄一波副總理聽取了勞動部工作匯報后指示,對于管理鍋爐和受壓容器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機構應當予以加強,人員不能減少。這方面的工作,對企業的生產至關重要,今后勞動部應繼續抓。
3月3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安全生產教育、安全生產的定期檢查、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等方面作了規定(簡稱“五項規定”)。自此,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有了全國統一的規定。
4月4日,勞動部公布施行《蒸汽鍋爐設備事故報告辦法》。
4月15~29日,勞動部在天津召開勞動保護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各地勞動部門的干部55名。會議總結1962年工作,安排1963年工作,研究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等問題。
5月1日,我國第一艘萬噸輪“躍進”號在航行中觸礁沉沒,周恩來總理對當時的交通部長說:“你們搞航運的,也要安全第一。”后來,“安全第一”寫入黨和政府的許多文件里。
5月17日,勞動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關于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的通知。
5月28日,國務院批轉勞動部《關于加強各地鍋爐和受壓容器安全監察機構的報告》,決定全國勞動部門鍋爐安全干部增加編制500人。
7月15日,勞動部、衛生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修訂公布《矽塵作業工人醫療預防措施實施辦法》。1960年7月1日公布的《矽塵作業工人醫療預防措施實施辦法》同時廢止。
8月20日,煤炭工業部頒發關于《煤礦企業安全工作條例》和《煤礦安全監察工作條例》的通知。
9月3日,國務院批準勞動部、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天津鋁品制造廠鋁粉爆炸事故的報告。1963年6月16日8時10分,天津鋁制品制造廠磨光車間吸塵管道發生鋁粉爆炸事故,該廠磨光車間因通風吸塵設備的風機制造不良,摩擦發火,引起吸塵管道內鋁粉發生劇烈爆炸,炸塌了磨光車間和鄰近的包裝車間,傷亡職工43人,其中死亡19人,傷24人,炸毀廠房678m2,各種設備21臺,經濟損失近100萬元。這是當時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第一起鋁粉爆炸事故。報告要求有關單位從中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9月17日,衛生部、勞動部發布《化學纖維工業中二硫化碳及硫化氫中毒防治辦法(草案)》。
9月18日,勞動部發布試行《國營企業職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標準》。
9月23日,勞動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關于患矽肺病職工的若干待遇問題的通知》([1963]中勞薪440號),《通知》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通知》指出,自從國務院于1963年2月9日以“國經周字100號文”批轉勞動部等5個部門《關于防止矽塵危害工作會議的報告》以來,一些部門、地區曾對執行《報告》中有關矽肺病職工的生活待遇的規定,提出了若干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現在經與有關部門研究后,就患矽肺病職工的若干待遇問題作出進一步的規定。
10月24日,勞動部、第二機械工業部聯合發布《從事放射性工作人員防護用品管理辦法及發放標準暫行規定》。
10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勞動部、衛生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防止矽塵危害工作管理辦法(草案)》。這個辦法規定,在生產中產生含游離二氧化矽10%以上的粉塵企業單位,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使粉塵作業場所空氣中含游離二氧化矽粉塵經常保持在2mg/m3以下。對矽塵危害嚴重而又無法采取防塵措施的企業,應該停止其生產。
11月11-21日,勞動部在武漢召開全國鍋爐安全監察工作會議,討論了《蒸汽鍋爐和受壓容器安全監察條例》等法規,提出3年內的主要任務是建立鍋爐定期檢驗制度,完成鍋爐登記建檔工作和司爐培訓、考核、發證工作。11月21日,勞動部毛齊華副部長在會議的總結講話中指出,要做好設計、制造、安裝、修理、安全運行5個環節的安全監察工作。
1964年
1月27日,衛生部、勞動部發布《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試行)實施辦法》的通知。
2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傳達石油工業部關于大慶石油會戰情況的報告的通知》。自1960年5月開始,國家集中全國石油部門的人力、物力,經過3年多的艱苦奮斗,開發了大慶油田。到1963年,大慶油田油產量達到600萬t,國家投資已全部收回,還為國家積累了大量資金,并鍛煉出一支有一定技術素養、有組織有紀律、能吃苦耐勞的石油工業隊伍,“鐵人”王進喜是這支隊伍的優秀代表。中央通知指出:大慶油田的經驗不僅在工業部門中適用,在其他部門也適用,或者可作參考。此后,全國工業交通戰線掀起了學習大慶經驗的運動。自此,勞動部及各產業部、全國工業企業勞動保護戰線開始學習大慶經驗,大慶的講究科學、“三老四嚴”(“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的求實精神,對于進一步做好勞動保護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3月16日,國家計委、財政部、勞動部發布關于分配1964年防止矽塵專款的通知。
5月7日,湖南省瀏陽縣城關出口鞭炮廠因安全生產管理不善,發生重大火藥爆炸事故,死亡35人,傷16人。
8月25日,勞動部、衛生部、中華全國總工會根據全國二屆人大第四次會議79號提案,決定對煤礦井下從事薄層工作、必須采取跪臥式體位的工人引起的滑囊炎,從1964年10月1日起按職業病執行。
12月10-20日,勞動部、衛生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在上海召開防止職業中毒經驗交流現場會,參加會議的有部分省市勞動廳(局)、衛生廳(局)、工會、企業主管廳(局)和一些重點廠礦企業的負責干部,以及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勞動保護工作的干部。會議總結了一年來的防毒工作,交流了防毒工作的經驗,研究討論了今后工作的計劃和設想,討論了《工業企業防止職業中毒管理辦法(二稿)》。
1965年
1月4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于1964年12月20日~1965年1月4日,在北京舉行。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整個國民經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要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號召,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到來而未能實行。
1月4日,根據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決定,任命馬文瑞為勞動部部長。
1月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塔里木二場基建二隊因安全管理混亂,開會時發生火災,導致燒死171人,燒傷10人。
5月16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加強工業生產建設高潮領導的通知》,指出企業應“保持良好的生產秩序,保證安全生產和勞逸結合;不許違章作業,不經上級批準不得加班加點”。
6月5日,勞動部發布《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和勞逸結合的意見》,指出在生產高潮中,一定要牢記1958年到1960年間發生的重大工傷事故的教訓,堅決反對冒險作業,反對以工人生命作兒戲的官僚主義,反對拼人拼設備等錯誤做法。
8月26日,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薄一波給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的報告中說:“最近,冶金戰線都在頌揚馬鞍山鋼鐵公司,把她譽為‘江南一枝花”。同年9月15日,冶金工業部轉發了這個報告。11月5日,冶金工業部在馬鞍山鋼鐵公司召開文明生產現場會,全國119個企業的黨委書記、經理和廠礦長共300多人出席了會議,學習馬鞍山鋼鐵公司堅持文明生產,做好勞動保護工作的經驗。從此,馬鞍山鋼鐵公司被譽為冶金戰線上的“江南一枝花”。
10月11-23日,勞動部在遼寧省旅大市召開全國勞動保護工作會議,檢查第二次全國防塵會議以來的防塵工作,交流推廣陶瓷行業水磨、濕式作業和水爆清砂等防塵技術經驗。
11月12日,勞動部發布試行《蒸汽鍋爐安全監察規程》。
12月7日,勞動部發出關于公布試行《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通知。
12月24日,國家計委、物資部、勞動部發布通知,對合理安排勞動保護措施所需物資器材的問題作出決定,要求各地、各部門應在本地區、本部門的物資計劃中統一安排解決,有計劃地改善勞動條件,完成勞動保護工作項目。
編輯邊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