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明
近來,一部叫做《斗牛》的電影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看過影片的人一致叫好,認為是近年來少見的既好看又有水平的電影,說好看是因為它有引人發笑的故事,簡單說是“荷蘭奶牛中國農村歷險記”。其中既有殘酷的戰爭環境,又有朦朧凄美的愛情,同時又有極具荒誕色彩的情節。牛二為了保住這頭牛,與日本人斗、與難民斗、與土匪斗、與國民黨軍隊斗,直斗到八路軍變成了解放軍,他也一頭亂發、滿臉胡須,樣子比牲口還難看。問題是八路軍醫院沒了,他費盡千辛萬苦保護下來的奶牛還不回去,牛二牽著奶牛無所適從。說實話,扮演牛二的演員黃渤吃了不少苦,這個戲拍得不容易,黃渤自己承認這是他吃苦最多,下工夫最大的電影。他是觀眾心目中的“草根明星”,這次又塑造了一個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但牛二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也只有他才能把這個小人物演得活靈活現,令人難忘。與黃渤那一口膠東話不同,閆妮飾演從陜西嫁到山東的小寡婦九兒,這兩個人都不是俊男靚女,但演技一流,與黃渤的木訥敦厚相映成趣的是閆妮的潑辣、靈秀,一口脆生生的陜西話既好聽又動人,新一代“謀女郎”把九兒這個敢愛敢恨的小寡婦演繹成《斗牛》最美的一抹亮色,可惜的是她死得太早,鬼子屠村把他們全都殺害了,牛二只在死人堆中我到他送給九兒的定情物——銀鐲子,這段愛情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這部電影拍的是農村題材,整個調子也因為大環境而灰暗、沉重,但導演采用了許多非常現代的手法,時空交錯、意識流、多角度拍攝,把一頭牛和一個人的故事講到極致,加上兩位實力派明星坐鎮,電影想不好看都不行。
電影要拍得好看已經不容易了,要講品位就更難,這一點不得不提導演管虎的堅守。這個從不張揚的導演說起作品可是影響極大,電影《頭發亂了》《西施眼》《我的1949》等都曾在國內外獲獎,電視劇更是佳作迭出,《黑洞》《冬至》《生存之民工》《活著真好》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劇目均出自他手。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一是從來不拍古裝劇,二是在現代題材中,他的眼光只放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群眾身上,放在有影響的社會問題上,他始終關注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命運,始終在表現社會進步、時代變遷在老百姓身上的反應,這種幾十年來始終如一的關注賦予他的作品與眾不同的厚度和深度,使其具有非同—般的深沉力量。
目前電影市場非常繁榮,從《十全九美》到《非常完美》,從《非誠勿擾》到《大內密探靈靈狗》,票房飄紅,老百姓高興。可是看過電影之后總覺得缺點什么,我不反對娛樂,現在的時代就是一個娛樂至上的商業時代,但是作為一個電影導演除了娛樂觀眾之外,對社會負點責任,讓電影有點琢磨,讓觀眾笑過之后有點想頭不是更好嗎?管虎的《頭牛》做到了這一點,在時尚的商業手段包裝下,《斗牛》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這部電影的核心價值與現代社會的需求十分吻合,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善良與誠信。電影中的牛二是一個沒有文化(連八和人都分不清)的普通農民,但他骨子里透出的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傳承。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山東自古就是孔孟之鄉,在這種大文化氛圍的熏陶下,每一個普通人都自覺地接受著傳統道德的約束,這一點在影片中有多處表現。牛二村子里的精神領袖是老祖爺,雖然半身不遂,出行要用別人抬著,但他德高望重,在村子里說一不二,九兒觸犯了他的權威,鞭子一揚,老祖爺脫口而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村里處處透著規矩,牛二偷黃豆喂自家牛被村民游斗,為了領任務大家手搭手排成隊抓豆子,這些情景只有在山東農村才能見到,而這些情景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這里是養育出圣人的土地,是中華文明的根基。牛二表面上自私、狡猾、貪小便宜,但他本性質樸、誠信、一諾千金,為了保護八路軍醫院留下的奶牛;全村人盡被日本鬼子殺害,牛二也歷盡了千辛萬苦,但他從未動搖,因為他當著全村人領受了這個任務,他就要不顧一切地堅守承諾,可以說牛二是中國農民的代表,是中華文明傳承不息的典型,這種品質在當今社會也是值得提倡的。比如堅韌、比如誠信、比如善良,這些品質在現代的商業社會是越來越缺失,我們可以吸收外來文化,但炎黃子孫更是應該堅守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因為這是我們的根。從這一點來說,我為“牛二”鼓掌叫好,因為他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善良、誠信的人。只有在中國山東農村這塊土地上,才能孕育出這樣一諾千金的人。
電影能做到這一步也算是很不容易了,首先要滿足觀眾娛樂需求,因為它好看;其次滿足文化探詢的訴求,因為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我說這是一部近年來少見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