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雪花
摘要對于歷史女性而言,應該不再把以前的男權文化中心論評判標準奉為圭臬,而應立足于女性主體本身看待她們的命運變遷、價值觀念、人生理想以及心理需求,從女性的視角重新發現和塑造女性形象。由女性作家執筆、以古代專職女性作為素材的電視劇《大長今》和《黃真伊》演繹的是生在16世紀卻體現著2l世紀價值理念的兩位絕代佳人,試圖從真正意義上的女性視野去重新解釋歷史女性。
關鍵詞歷史劇;重塑;女性
韓國大型歷史劇《大長今》來勢迅猛,不僅在韓國國內創下了收視率新高,在我國和東南亞各國也持續高溫后,又波及到了美國。2006年末,韓國KBS廣播電視臺推出的電視劇版《黃真伊》在韓國又掀起了一陣收視熱潮。《黃真伊》在韓國國內首播還未結束,就已經出口到了中國、泰國、越南等國家,試圖在亞洲國家掀起第二股“長今熱”。
究其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劇中有俊男靚女的加盟,也有人說是因為唯美的畫面和音樂,也有人說是因為“韓劇”是專門針對海外市場而作的,因此才能有此佳績。
但冷靜觀察,我們不難看出,這兩部獲得掌聲的韓劇首先在韓國國內就已掀起了高潮,然后才進軍海外。能夠在國內創出佳績,主要靠其教育性、時效性和大眾性能適合現代觀眾的口味。再好的作品如跟不上時代的要求,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就和大眾產生不了共鳴。《大長今》和《黃真伊》正是呼應了這一時代大氛圍應運而生,對歷史女性人物來個現代闡釋。
近年來,傳統的政治文化正在發生變化,女性的政治地位迅速提升,21世紀將成為“她世紀”。不少國家的女政治家相繼當選為國家領導人。利比里亞女總統,成為該國和非洲的首位女總統;德國歷史上出現了首位女總理默克爾;智利迎來了第一位女總統巴切萊特;韓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理也款款向百姓走來。“她世紀”的“她”們從原來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社會”中拔地而起。轉型期的中國女性面對文化多元化的21世紀,正在不斷地探索該如何系統地提高個人和群體素質。在這個時候,電視劇中著“傳統外裝”的職業女性大長今和黃真伊出現在我們面前。
本文擬從《大長今》和《黃真伊》兩劇中的教育觀、性別觀及價值取向著手,分析韓國歷史劇的新視角,即如何重塑歷史女性人物。
一、以人為本:教育觀的現代視角
《大長今》根據歷史真實人物徐長今的故事改編而成,演繹了朝鮮王朝史上最高女醫官長今的人生歷程。《黃真伊》主要講述朝鮮中宗時代最著名的妓女黃真伊的故事,用現代的視角刻畫出黃真伊豐富多彩又頗具爭議的一生。
徐長今是一位身兼烹飪和醫術的專職職業女性。這就必然要求在劇中設置為獲取專業知識而受訓的過程。黃真伊在劇中被塑造成一位精通琴棋書畫的“藝人”女性,也需要在劇中為她設置技藝訓練的過程。這給兩部劇提供了可注入現代教育理念而使受眾產生積極共鳴的廣闊空間。
《大長今》塑造了四位個性相異、秉性相同的師傅,黃真伊亦有三位師傅將其塑造成一代名伶。
長今的第一個師傅韓尚宮的教育是從“拿碗水”開始的。長今不知所云,卻也不厭其煩地照做并努力在實踐中找出答案。終于有一天,長今讀懂了師傅的心,即任何事都不能盲目去做,哪怕是端一碗水也要細心體察飲者的需要,這是烹飪者應該具備的心態。韓尚官的教育是非常注重“基礎教育”的。
黃真伊的嚴師百舞以天賜的舞藝成為朝鮮最好的舞妓。她嚴格而刻薄地要求自己的弟子,絕不容許她的弟子發生男女私情,她要的只是精湛的舞技。百舞首先讓黃真伊通過反復的訓練找出“踢腳”的感覺,并讓真伊自己百般地探索基本功與最基本的學者心態。百舞亦重視基礎之穩固。
在“御膳競賽”中。“欲速”的長今自然因“不達”而敗北,而今英從司饔院領取了雜骨開始“慢熬”而取勝。韓尚官說了一句“我喚醒了你身上的才華,卻變成了害你的毒藥!”就把長今趕去云巖寺。長今在云巖寺終于明白了師傅韓尚官的深意:所謂的秘方就是耐心等待的真誠。取勝固然重要,但只為勝利而付出的努力,就容易走偏、走歪。是極其危險的。
在《黃真伊》中,百舞常說:“舞者不止人也,這宇宙中的萬物都在起舞。”在與自然的交融中,百舞對黃真伊進行著嚴酷的訓練,反復強調惟有不懈努力者才能登上高超武藝的巔峰,百舞一直認為“最華麗的才是最美麗的,最高難的才是最難能的”。
在近似冷酷的外表之下,兩位師傅隱藏的又是何其正直而熾熱的心。
當身患糖尿病的中國使臣出使朝鮮時,韓尚官端上了一桌整潔素雅、沒有一樣葷腥的素菜而不是山珍海味,因此被關押起來也沒有屈服。長今亦以生命做抵押,堅持了廚師的原則和信念。韓尚宮的為人師表和潛移默化的教育,使長今領悟到了應該以怎樣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因此不管她遭遇多大的危機,受到多大的誘惑,都能始終如一,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放棄做事的根本原則。長今以這樣的品性,最終贏得了皇帝的信任,成為朝鮮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的主治女醫官。
外表上從不流露真情的百舞,為維護黃真伊而身陷困境也在所不惜。真伊為救師傅而要委曲求全嫁人做妾時,百舞極力反對,并毅然跳崖尋終。這教會了真伊惟有敬業才是最無悔的。但百舞為了使真伊專心地去走藝人之路,不惜拆散真伊與初戀情人,致使兩人只能生離死別。在這點上百舞卻無視了對徒弟的“情感教育”,實際上“強硬式”教育會使教育的效果減半。
《大長今》中還有首醫女和兩位男師傅負責在醫術上調教長今。但不管是哪位師傅,在“醫德教育”上始終堅持人文主義教育。當長今處于“醫術”與“尋仇”之間的矛盾時,首醫女把決定權留給了長今,讓她在行醫的過程中去“思考”,自己摸索出“答案”。這一探索之路上依然有“人”字立在其中。
長今參加內醫院醫女考試時,考官不顧早就認識長今的“關系”,毫不猶豫地給她亮了“紅牌”。這給依靠人際關系堂而皇之走后門的現代社會的人們上了一堂“深思”課。
有了這種“以人為本”的教育,長今在最后一輪比賽中以一道“望君愛民”的菜肴感動眾人而取勝;在決“天下第一舞伎”時,黃真伊以著“民服”,跳“民舞”而取勝,雖樸素卻真誠,雖簡潔卻高尚。這種教育指向的正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尚的境界”。創意離不開基礎,基礎才是創意的基石。
在《大長今》和《黃真伊》中層層設置的教育課程,使我們窺探到“新人文主義教育”與“新科學主義教育”融合的成功體現。“科教興國”不能將科學主義置于人文主義教育之上,這樣會使教育成為服務于科學的工具,很大程度上不再是為人的教育,而是人為的教育。皇后下令長今去醫治中宗的奇病時,說了這么一句話:“害人有兩種,技術高超而缺醫德者會害人,醫德再高技術低劣者亦會害人”。這說明了“人文主義教育”與“科學主義教育”缺一不可,應相互融合。
從這一點來說,兩劇從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去審閱了兩位女主人公。
二、自主獨立:性別觀教育的現代闡釋
不管是長今還是黃真伊,幼年時父母的教育對她們的人格培養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被人陷害隱居深山的長今父母,每天都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但并沒有因此而向命運低頭,也沒有忽視培養長今的求知欲。長今的父母知道“希望”對于一個成長期的孩子意味著什么。他們的潛移默化鼓勵式教育是培養長今追求人生價值的“人文精神”和確認自身價值的正確途徑。長今母親臨死前對于長今的囑托也不是那個時代女人應遵從的傳統人生路,而是讓長今自己掌握命運,自己選擇自己要走的路,還希望長今不管周圍的環境如何,都要自強自立,還要以救人為己任。
以朝鮮16世紀作為時代背景的歷史劇中能體現這種家庭教育理念著實讓人驚詫。長今的父母從沒有因為她是女兒身而灌輸或強迫她只擔任一個典型“父權”社會的女人應扮演的“女兒”“妻子”或“母親”的角色,而是要她去做一個“人”,做“人應該做的事情”,做“人的選擇”。長今父母的這種教育無形中給長今樹立了一個“沒有性別觀念”得“性別觀教育”,從而一直影響著長今的人生路程。這不正是現代人應提倡的“新家庭教育”嗎?
黃真伊的母親身為樂妓,深知那個時代做妓女是沒有人的尊嚴的,因此拼命阻止真伊,可真伊還是步上了其后塵。乍一看,真伊的母親是典型的朝鮮朝時代的女人,對真伊進行著傳統的“性別觀教育”。其實不然,她強調的也是要真伊尋找做人的價值,而不是成為時代的犧牲品,并以自己對愛情的真誠與忠貞不渝的形象熏陶著真伊。母親一直是真伊的鏡子。以母親和師傅為鏡,黃真伊苦苦思索著作為“人”而不是作為“女人”的價值,死也不向命運低頭,與性別觀念和階級社會做著無畏的斗爭,堅持不懈地做著掌握自己命運的人。
就如《阿瑟王傳奇系列》的那則寓言/阿瑟王的部下加溫為救阿瑟娶了又丑又臭的女巫。新婚之夜,加溫看見的卻是一個從沒見過的美麗少女躺在床上。美女說,她一面是丑陋的女巫,另一面是美麗的少女。她問驚呆了的加溫:“想要我在白天或夜晚選擇做哪一面?”加溫想了想說:“你自己決定吧。”于是,女巫選擇白天夜晚都是美麗的女人。而這正是阿瑟王需要的答案: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運。這也是生活在21世紀的所有現代女性所要的答案:自己的命運由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路要靠自己走下去。
《大長今》和《黃真伊》中的兩位女主人公的自主獨立、自強不息正是性別觀教育的現代闡釋。
自始至終作為長今人生路上忠實伴侶的閩政浩大人向中宗推薦長今時說:“殿下理應做的事情不應是只舉‘男人,而應該是舉人、立人、用人。”閔大人亦表現出超卓的遠見,他知道長今的醫術可以幫助很多人,因此他情愿放棄與長今出走,寧愿丟官,甚至被流放異地,也要成全長今。閔大人首先將她作為一個人——有人格、有尊嚴、有價值追求的人來對待。這是閔大人愛長今的方式。長今對閔大人也是忠貞不渝,即使面對一國之君對她的癡情,長今也面不改色,無悔地只愛著閔大人一個人,最后倆人一起回到活人署(位于漢城的救活病人的機關,分東、西兩署)為百姓做奉獻。
黃真伊集名妓、詩人、歌客三重身份于一身,與當時的學者、藝術家、士大夫等交往密切,為人不拘一格,善于獨立行事,其風采令無數男人傾倒,卻不濫交,對愛情始終是以真情相許。
三、和諧發展:價值取向的現代闡釋
教育的人文主義以人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使人的本性、人的尊嚴和人的潛能在教育過程中得到最大的發展和實現。無論是在《大長今》中,還是在《黃真伊》中,我們都能看得出一個教育理念,那就是“不是人為的、外在的形式主義”教育,而是強調發展人的天性、個性、潛能的“人”字當先的人文主義教育。正是這種教育過程,成就了平民出身的“絕代雙驕”——朝鮮時代第一位皇帝的主治女醫師和風靡一代的傳奇藝女。
父母和師傅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給長今樹立了一個“人性”尺度。正確的教育觀賦予長今直面傳統“父權”社會的勇氣,使她成功地從平民走向高層社會,從女性身份走向男性權利社會的頂層,實現了作為知識女性的存在價值。當屢次從危難中救出長今的文定皇后為了保住兒子的皇位而要求長今對太子施汁時,長今說了一段足以窺探其人生觀的話:“您可以取走我的‘性命,卻取不走我的‘意念最后所有的冤情都水落石出,文定皇后要再次下旨命她留在宮中的時候,長今毅然選擇了出宮去活人署。那是設施、環境都遠不如宮中的地方,但卻是能醫治老百姓、能夠在實踐中深造專業知識的地方。
在決定誰是“天下第一舞女”時,黃真伊穿著普通老百姓的服裝。跳著勞動現場的舞蹈,表現了“以民為樂”的人生價值觀,當得知梅香以行政與專業應分開為由把女樂行首位置傳給芙蓉時,黃真伊也只是會心地一笑,然后毅然回到民眾之中,繼續她的“為民求樂”事業。
長今和真伊不圖權位,不顧以下犯上的后果,毅然堅持為民的精神,值得當今提倡“以人為本”的社會的各階層人們學習。促使他們具有這種高尚的價值取向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深思。
四、結語
由女性作家執筆、以古代專職女性作為素材的電視劇《大長今》和《黃真伊》演繹的是生在16世紀卻體現著21世紀價值理念的兩位絕代佳人的人生經歷,作者試圖從真正意義上的女性視野去重新解釋歷史女性。作者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針對歷史女性而言,應該不再把以前的男權文化中心論評判標準奉為圭桌,而應立足于女性主體本身看待她們的命運變遷、價值觀念、人生理想以及心理需求,從女性的視角重新發現和塑造女性形象。歷史人物既存在于當時的時空中,又存在于后人對他的理解和評價中。今天的歷史劇需要從現代的認識高度、審美趣味看待歷史人物,并做出當代的闡釋。
“女權主義”并不意味著只講述女主角的故事即可。真正的“女權主義”應將男女等同視之,承認各自具有同等人格和個性,并承認女性是與男性一同構建社會的主梁,從這個視角重釋歷史及歷史人物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女性史研究。重釋歷史,強調女性作用,并不意味著要來個“底兒朝天”、改變社會結構,跟男人一爭天下,其內核是要把焦點對準在“人性”上,要以一個“完整的人格體”來對待女性,接受女性,以此來構建和諧社會,走向和平進步的平等社會。
如何在轉型期的現代社會里實現“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使男性和女性走出性別的迷障而共同建設一個完整的健康社會,共同站在同一地平線上實現“一切屬于人的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是《大長今》和《黃真伊》兩部電視劇所追求的目標。在歷史劇中如此,在社會中更應如此,這需要女性的自覺和努力,也同樣需要男性的自覺和努力。女性主體自我意識的建立,使作為人類一半的女性覺醒,這對電視劇來說,開辟了另一視角,探索了另一天地。我們今天強調女性意識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喚起女性及社會一起去實現男女真正平等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