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
孩子都是獨特的,可是,那么多平庸的成年人是從哪里來的?
——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版主:水晶
下期話題:
①我現在真的很窮,想招聘一名干爹。要有錢,能照顧我的,再一個就是我現在很想要一部智能手機。——一個18歲的少年在網上發帖,遭到眾多網友的“炮轟”
②“孟母堂”被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門叫停。——走在邊緣的私塾教育,您對它有什么看法?
付海龍
■成功等于99%的勤奮加1%的機遇。即使上蒼給你一個好的頭腦,不努力的話,照樣會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
如夢蝶戀花
■第一,讀死書的人,雖然讀了很多書,但卻無法與社會接軌,以致平庸;
第二,不學無術的人,既不讀書,也不努力生活的人,無目標,無斗志,平庸;
第三,一切為錢的人,雖然掙了很多錢,但除了錢,什么都沒有的人,這樣的人一樣平庸;
最后,雖然孩子是獨特的,但卻因為環境的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形成的意識形態不同,平庸之輩多見也是正常的。不管什么年代的孩子,只要還在受平庸之人的熏陶和引導,一樣還是會出平庸的成年人。
清水梧桐
■ 平庸蠻好的,出名的無非也就是那幾個吧!
上善若水
■ 有人說,這都是應試教育的錯,但在我看來,也不盡然。學校教育固然在這個變化過程中發揮了直接的導向作用,但學校會有這種教育體制的根源還是在于社會,在于人心。當整個社會都趨向于功利化,追求利益最大化時,自然會讓人們做出這樣的選擇,這當中,自然也包括教育界。這樣下去,受害的肯定就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了。
小提琴手
■ 孩子有孩子的天性,可大人卻常常用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孩子。孩子生活在充滿無休止的命令和一項項的目標的環境下,能茁壯成長嗎?即使不會“崩潰”,恐也很難大有作為吧!
一位教育學家說得好:“只有縱情發展孩子們的天性,才能培養出大膽創新、勇敢質疑的頭腦。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順從聽話的‘乖寶寶,就不要夢想培育出智慧如天馬行空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