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良
1949年10月1日,是福建省農科院離休干部李志忠和劉潔珍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不僅是新中國的生日,也是他們喜結連理的日子,而今年共和國60周年大慶,又是他們的鉆石婚紀念日。
兩人最初的相遇是在1945年冬季。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兩位老人都說,幾位同學一心想著早日掌握報務技術,腦子里沒有一絲一毫的兒女情長。當時險惡的斗爭環境也不允許大家談情說愛。李志忠回憶說,1946年2月,敵人發了瘋似的到處“清剿”。有一天,他和同學們正在聚精會神地學習收發電報,不遠處突然槍聲大作,敵人竄到了山頭,同時敵方一支小分隊也從山腳小溪搜索而來。聽到槍聲后,李志忠、劉潔珍和戰友們立即收起電臺天線,背起背包撤退。由于山頭的火力比較猛烈,大家便沿著小溪向下撤退。沒走多遠,一小股手持駁殼槍的敵人沿小溪包抄上來。李志忠和劉潔珍等人被迫折向半山腰行進,并迅速找好合適的地點隱蔽下來,幸運地躲過了敵人的搜索。
由于革命形勢的需要,認識還不到半年的李志忠和劉潔珍在基本掌握報務技術后匆匆分別。幸運的是,1948年6月,兩位老同學又在粵東地委電臺相遇。這對革命戀人在共同的斗爭過程中培養了深厚的感情,很快確立了戀愛關系。雖然不在戰斗最前線,但兩位戀人也沒有經歷花前月下的浪漫。他們曾向組織打過申請結婚的報告,但由于對敵斗爭形勢的需要而一直沒有得到批準。
新中國的成立,使大江南北沉浸在一片喜悅當中,也就是在這一天,被安排到新成立的新華社漳州報社電臺工作的李志忠和劉潔珍終于被批準結婚。事實上,兩位老人到現在也沒有領結婚證,組織上也沒有發出準許結婚的書面答復,他們的結婚就是領導口頭批準。對于當天的場面,兩位老人都稱沒什么可說的,只是大家都很高興。不是因為記憶不清,而是當時的儀式實在是簡單得就像一張白紙。記得結婚儀式是在辦公室里舉辦的,報社領導把二三十位同事召集在一起,開了個短短數分鐘的座談會。沒有穿新衣服,也沒有掛紅布條,單位買了兩包香煙分給大家。儀式過后,李志忠和劉潔珍把各自宿舍里的被褥抱在一起,就算是成了一個家……
婚后數十年,李志忠和劉潔珍一路走來,兩位老人很少紅過臉,即使有不同意見,也能互相謙讓,達成共識。離休后,李志忠依然發揮余熱,為閩西老區的建設奔忙不止,并于1997年榮獲民政部等部門頒發的全國老有所為奉獻獎。劉潔珍則把家務瑣事料理得有條不紊,讓李志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會事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