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志 張文明
福州鼓樓區方女士5個月前患了尿道炎,小便刺痛,去醫院開了一些藥,炎癥就好了。半個月后,方女士發現,左腿膝關節腫了,幾天后腫得越來越大,而且疼得不得了,還出現發燒。日前,經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風濕內分泌科李億農副主任檢查確診。方女士患的是因尿道細菌感染引起的反應性關節炎。
李億農副主任指出,尿道炎會誘發無菌性關節炎,此病和患者體內存在易感冒基因有一定關系。反應性關節炎是尿道炎、宮頸炎后誘發的無菌性關節炎。如非淋病性尿道炎后反應性關節炎、細菌性腹瀉后反應性關節炎:此外還有支原體、包柔螺旋體、布魯桿菌、肺炎衣原體等也可以誘發反應性關節炎。
專家談到,反應性關節炎的特點是:一般發生在患者手足的大關節,小關節一般不會受累,且不會對稱發生,就是說如果一只腳發生此病,另一只腳則正常。此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但是這種病預后是很好的,飲食上也沒有禁忌。但一旦患病,患者應到正規醫院就診,正確診斷和治療。
據介紹,診斷反應性關節炎應與其他關節炎鑒別,如痛風、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痛風持續時間較短,疼痛劇烈,短時間達到高峰,而反應性關節炎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月;痛風血沉一般不快,而尿酸高,反應性關節炎有近期感染史,血沉一般快,而往往尿酸不高。骨關節炎一般有勞累史,尿酸不高,類風濕關節炎則有多個小關節腫脹。
(編輯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