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怡勇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錢這幾年添了不少慢性病,如老慢支、高血壓,還有消化道潰瘍。患病多,免不了吃藥多。常言說,“是藥三分毒”,藥吃多了難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前年冬天,老慢支復發,醫生給開了一種叫做“恩普樂”的口服抗菌消炎藥物,誰知回家服藥后,全身起滿了大小不等的紅疹,渾身奇癢,呼吸困難,多虧了“120”急救及時才沒釀成大禍。后來他才知道,這“恩普樂”所含成分是“氨芐青霉素,舒巴坦鈉”,其中,氨芐青霉素禁用于對青霉素過敏的患者,而自己正是青霉素過敏者。當時,醫生開藥時由于病人太多,一時疏忽了,也未詢問老錢的藥物過敏史,險些鑄成大禍。還有一次老慢支復發,醫生給開了常規劑量的氨茶堿口服,但服藥后他就覺得頭暈、心悸,兒子趕快把他送醫院急診,檢查發現心律失常、血壓降低,最后又出現驚厥、抽搐。診斷為氨茶堿中毒。經醫生搶救2天才轉危為安。醫生和老錢都感到很納悶,按理說,服用這個劑量不該引起氨茶堿中毒呀!最后,醫生又詢問老錢的用藥史。老錢說,正在服用治療消化道潰瘍的藥物西米替丁。這下,醫生找到了原因。原來,西米替丁是肝臟藥物代謝酶抑制劑,它能抑制氨茶堿的代謝,使其毒性增大。醫生如果早知道他正在服用西米替丁就不會再給他服用氨茶堿了。即便是用,也會注意減小氨茶堿的劑量,也就不會發生這種“氨茶堿中毒事件”了。
經歷了這兩次“服藥災難”,老錢悟出了其中的不少道理,他突發“奇想”,像自己這樣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如果像醫生寫病歷那樣,自己給自己建個“藥歷”,豈不方便醫生合理用藥,避免藥療事故的發生?有了這個想法后,老錢又來到自己常去買藥的“利民藥店”,他找到藥店藥師老黃,請他給參謀參謀。老黃非常贊成老錢的想法。黃藥師說,這個“藥歷”對藥店藥師合理薦藥也會很有幫助。在黃藥師的幫助下,老錢終于建好了自己的“藥歷”。你還別說,這兩年每當他去醫院就醫時,他都先把自己的“藥歷”讓醫生看看,醫生們都很欣賞他的這種做法,認為對醫生合理用藥很有幫助。他到藥店購藥自療時,也把“藥歷”讓藥店藥師看看,免得藥師薦錯藥。通過實踐,老錢積累了一些自建“藥歷”的經驗,下面做一介紹。慢性病患者不妨可以學習、效仿之。
(1)選擇32開的硬殼筆記本做“藥歷”。體積小,便于攜帶;紙質好,鋼筆字寫上去清晰可辨。
(2)一定要用正楷書寫。醫生一般都很忙,工筆正楷書寫有利于醫生查看,也有利于自己查看。
(3)“藥歷”要著重記述以下內容:①藥物過敏史:如自己對青霉素、磺胺類藥物、去痛片等解熱鎮痛藥物有過敏史,都要詳細記載,以避免醫生或藥師再給自己使用這些藥物。②現在所服用的藥物:有些藥物之間存在著很復雜的相互作用,甚至可以要命。③所用藥物的劑量:藥效的強弱好壞與服用的劑量密切相關。④藥物的服用方法:因為服用方法不妥也是影響藥效的重要因素。⑤藥物服用的持續時間:如一般抗菌藥物服用時間不能少于5~7天,療程過短達不到徹底治愈目的。而有些藥長期服用會產生不良反應。⑥服藥后的感覺。⑦患病史:有很多藥物對患有某些病癥的患者是禁用的。如老錢同時患有老慢支,則應禁用心得安類降壓藥等。
(編輯祝健)